▲資料圖:近日,岳陽開放大學與岳陽市燒烤協會進行戰略合作簽約。 圖/IC photo
據岳陽日報報道,近日,《岳陽開放大學與岳陽市燒烤協會產業共建戰略協議》簽約儀式舉行,宣布共建全國首個聚焦燒烤產業的產教融合實體平臺“岳陽燒烤研究院”和“岳陽燒烤產業學院”。據介紹,“岳陽燒烤產業學院”將面向社會培訓燒烤人才,面向從業人員開展學歷提升,提高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面向初中畢業失學學生開辦“岳陽燒烤”專業,做強做大岳陽燒烤中職教育。
“燒烤”和“研究院”“產業學院”,搭配在一起好像確實很少見,多少也有些違和感。也因此消息一出,就引發了不小的關注,這當中也有些質疑的聲音,認為燒烤這種街頭飲食,還需要“研究”?
但如果仔細看看,也有不少細節值得揣摩。比如,該院的培養層次就是中專,本身就是職業教育,初中畢業生和社會從業者都可以報名;同時岳陽燒烤發展得也頗為興旺,有50多家知名品牌店,帶動全市從業人員5萬多人。
還有一個背景是,今年5月,人社部擬新增17個新職業,其中就有“燒烤料理師”這一新興職業。
有學生需要學手藝,市場也有著不小的需求,政策層面也給了專業化、規范化的指引,那么,把燒烤正經地放到教育視野中琢磨,倒也合情合理了。在多方合力之下,專門地培養燒烤人才,也難說不會給本地餐飲的產業化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其實,近些年類似的舉措并不少。如2016年湖北潛江成立了龍蝦產業學院;2020年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螺螄粉產業學院;同年,德州學院也成立了德州扒雞產業學院;2021年,四川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的宜賓燃面學院正式揭牌……
可見,抓住本地的美食品牌,著力培養專業人才,頗有成為趨勢的意味,而且不少學院的辦學效果似乎還不錯。以開辦了幾年的龍蝦產業學院為例,其院長介紹,如今就業率幾乎100%,“工作第一年的平均工資在7000元以上”。如果真的如此,對很多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來說,已經是非常理想的出路了。
如今輿論討論起專業,似乎映入腦海的都是各種“高大上”的詞匯:AI、機器人、大數據、航天技術云云。這其實是一種聚焦偏差,將尖端領域的研究方向當作了整體的教育圖景。
人們不能忽視的是,每年中國還有1000萬職業教育的畢業生,這個人數和本科畢業生相當,撐起了教育的“半壁江山”。職業教育學生的學習方向,未必是那些令人眩目的領域,而是很具體、很生活也很市場化的某項技藝,培養一種能為自己找到就業飯碗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輿論也沒必要對職業教育的名號過于糾結,只要能滿足社會需求、實現人生價值就足夠了。更何況,餐飲美食作為一種學習專業,也沒有什么“難登大雅之堂”的,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我們的社會圖景如果缺少熱氣騰騰的飯菜香,將會多么干癟、單薄。因此,很多人需要打破對職業教育的成見,也要打破對社會分工的成見。
相比于名號,更應該關注的倒是培養質量。據介紹,該院今年還會著力編寫相關教材,制定相關標準,可見仍在探索階段。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這個培養模式真的聯通了市場,真的幫助學生掌握了一技之長,也真的幫助當地產業進一步壯大。無論如何,相比于名號,能否解決就業、活躍經濟,才是衡量這些教育探索的最重要指標。
撰稿 / 江城(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趙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