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西省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細則》)于近日正式落地,我省分布式光伏產業迎來了規范化、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這份歷經多輪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形成的政策文件,既是對國家能源轉型戰略的積極響應,更是為我省光伏產業“量身定制”的“行動指南”,將為千家萬戶、千企百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綠色紅利。
為什么需要這份《實施細則》?
近年來,我省分布式光伏發展勢頭強勁:“十四五”以來裝機規模翻倍增長,占全省光伏裝機近三成;今年一季度發電量32億度,占全省光伏發電量近三成。從農戶屋頂的“陽光存折”到企業廠房的“綠色電站”,分布式光伏正成為助力低碳發展、帶動民生增收的重要力量。
但快速發展中,電網消納、管理規范等問題逐漸顯現。此次《實施細則》的出臺,正是立足我省實際,緊扣“用戶側開發、配電網接入、就近平衡調節”三大核心特征,細化分類管理、明確職責分工,讓光伏發展既“放得開”又“管得好”。
細則里有哪些“干貨”?
《實施細則》共7章48條,從備案到建設、從接入到運行,全流程為分布式光伏發展保駕護航。
四類項目、三種模式:無論是自然人、非自然人戶用光伏,還是一般工商業、大型工商業企業的屋頂電站,都能找到清晰定位;全額上網、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三種模式,滿足不同場景需求。
權責清晰好辦事:省能源局統籌行業管理,市縣能源部門負責落地推進,電網企業保障接入消納,監管部門全程護航公平公正,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全流程有規范:備案不設門檻、建設有技術標準、并網有明確時限、運行有安全要求,從項目啟動到長期運維,每一步都有章可循。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實施細則》充分結合山西特色,鼓勵“光伏+交通”“光伏+建筑”“光儲充一體化”等融合發展,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又為產業創新開辟空間。對農戶而言,屋頂光伏的合法權益更有保障;對企業來說,投資光伏的流程更清晰、收益更穩定。
政策紅利如何落地?
《實施細則》的出臺,凝聚了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智慧。從多次調研座談到兩輪公開征求意見,93條反饋意見被認真吸納,最終形成的政策既堅守規范底線,又充滿發展溫度。無論是自然人還是企業,只要想參與光伏開發,都能在細則中找到支持政策和操作指南。
《實施細則》的落地,將讓我省的陽光資源轉化為更實在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為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期待更多家庭、更多企業擁抱光伏,共繪山西能源轉型的“陽光畫卷”!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龍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