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出爐,石破茂徹底傻眼了。
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沒能拿下參議院半數席位,加上去年眾議院的慘敗,石破茂政府正式成為“雙重少數派”政府。什么概念?就是上下兩院都沒有絕對控制權,想推個法案都得看在野黨臉色。
壹、選舉制度這把雙刃劍,砍向了執政黨
日本參議院采用的是“半比例代表制”,248個席位中,148席靠選區直選,100席走比例代表。聽起來挺公平,但這次在野黨玩了個高明的套路。
立憲民主黨和社民黨搞了個“小黨聯合提名”,說白了就是共用候選人名單。為啥要這么干?因為比例代表制有個5%得票率門檻,小黨單獨上很容易被卡住。現在抱團取暖,直接在比例代表區拿下41席,狠狠捅了執政聯盟一刀。
這招有多厲害?回頭看2007年和2019年的參議院選舉,一旦出現“雙重少數派”政府,國會的法案通過率從正常的65%暴跌到38%,預算案通過時間也要多拖2-3個月。
貳、執政聯盟內部,早就暗流洶涌
石破茂的麻煩不只來自外部。自民黨內部的派系斗爭正在加劇,石破茂所在的“細田派”和最大派系“安倍派”在修憲問題上分歧越來越大。數據很扎心:近30%的自民黨議員明確表態“不支持現有閣員名單”,內閣改組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更要命的是公明黨這個“豬隊友”。他們堅持“核電政策松動”,直接把環保選民給得罪了。結果呢?比例代表區得票率下降5.2個百分點,典型的“執政伙伴拖累效應”。
石破茂現在是腹背受敵,外有在野黨虎視眈眈,內有派系爭斗不休。
叁、政治生態要變天了
短期來看,在野黨手握“參議院否決權”這張王牌,已經開始對安保法案指手畫腳,消費稅上調也被迫推遲。2010年民主黨執政時期的“朝野對抗”歷史要重演了,政策停滯幾乎是必然結果。
中期預測更有意思。立憲民主黨和國民民主黨很可能合并,組成“最大在野黨”。而自民黨為了穩住陣腳,估計會拉攏保守派無黨派議員入伙。
日本政壇面臨一輪重新洗牌。
最關鍵的是長期影響。“雙重少數派”政府在國際舞臺上說話底氣不足,在“美日印澳四方機制”中的決策效率,則會必然下降。
美國人最擔心的事情,可能要發生了:日本在半導體出口管制等關鍵問題上開始“軟化表態”,那么所謂對東大的卡脖子陣線就會出現裂痕。
肆、石破茂的生死時速
現在的石破茂,處境不亞于一位技術一般雜技演員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他面臨的不是普通的政治危機,根本上是制度性困境。日本的“半比例代表制”本意是平衡各方利益,但在政治極化的當下,這套制度反而成了執政黨的枷鎖。在野黨學會了游戲規則,執政聯盟卻還在用老套路。
更致命的是,石破茂缺乏強有力的個人魅力和政治資源來打破僵局。跟當年的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相比,他差很多。
他現在就像是一個“光桿司令”,在內外夾擊下苦苦支撐。
伍、歷史的警鐘已經敲響
2007年的福田康夫,2019年的短命政權,都是在類似困境下黯然收場。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總是驚人地相似。
石破茂還有翻盤機會嗎?除非他能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實現兩個“不可能”:一是化解自民黨內部分歧,二是找到與在野黨合作的突破口。
但現實很殘酷,政治不相信奇跡。
當制度的天平開始暴露弊端,個人的努力往往顯得微不足道。
石破茂的政治生涯,或許正在倒計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