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的是內心的境界。
顯然,在人情世故中,一個人唯有做到不爭對錯,不亂分寸,不露鋒芒。
守住自己的本心,做人做事無愧于心,行所當行,便能夠避免是非恩怨,遠離災患。
最終,把自己藏起來,反而能夠擁有一種更為燦爛而篤定的人生。
《箴言集》里有句話說:“深藏不露是一種卓越的才能。”
任何時候,讓自己變得獨立,變得自信,變得強大,最終便能在人世間擁有更多的可能。
不爭對錯
生活當中,是非恩怨實在太多,如果我們一味去爭個對錯,那就容易陷進去。
陷進去之后,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就會不斷浪費。
畢竟,一個人在糾結,在爭對錯的時候,其實也是會養成一種習慣的。
而這種習慣,說白了就是壞習慣。
因為自己一旦染上了,勢必會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毫無價值,也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到頭來,事情做得越來越多,我們只會在對錯當中,埋沒了自己的一生。
《道德經·第八章》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
厲害的人,從來不喜歡與人糾纏,和別人辯論是非對錯。
那樣沒有必要,畢竟懂你的人,不需要你解釋,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懂你的人,哪怕你用盡一生的時間去爭對錯,結局也只有一個,就是你錯了。
不亂分寸
為人處事,一定要有分寸。
沒有分寸感的人,做事就沒有邊界,容易自以為是,凡事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待。
這樣的人,與其說他們自以為是,不如說他們是愚蠢的,是無知的。
因為真正對人性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明白為人處事之中,最忌諱的一件事就是,什么事情都顧著自己,只會想到自己。
這種人,其實無論到哪里,都沒有什么朋友,因為說白了,跟任何人打交道,這些人都是沒有分寸,也是不知道反思自己的。
然后,任何事情都只會按照本能,而且這種人看似原始,其實是無知,也是愚蠢的。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中講:“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任何時候,不管對待什么人,以及處理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分寸感。
總之,我們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要把握自己的分寸,就像俗話說的:“在其位,謀其職;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這樣,身邊的人在跟你一起相處交流的時候,才會覺得你是成熟的,是穩重的,也是靠譜的。
起碼跟你共事,相處,不會覺得有什么心理壓力,最起碼在心里是信任你的。
不露鋒芒
《道德經》中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那些站得高,望得遠的人,其實是更有眼界,更有格局的。
這些人很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然后對于他們來說,自己根本沒有必要去進行一些降維打擊的事。
因為自己做這樣的事情越多,無疑是把自己的水平拉下去。
這就好像如果自己愚蠢到想要改變一個人,竟然甘愿融入到一個很低級的圈子里,那就無疑在毀滅自己的人生。
相反,那些不露鋒芒的人,反而更加懂得要保持低調,甚至蟄伏,甘愿在人前做一個普通的人。
然后,在背地里,更加清醒,更加理性地追求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和夢想。
《菜根譚》中說:“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
任何時候,我們的生活,單純只是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
不要干涉別人的生活,而是要專注于自己的當下,提升自己,而不是炫耀自己。
最終,不露鋒芒,才能夠真正豐富自己的世界,豐盈自己的精神,豐足自己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