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
開屏熱搜放大鏡閃亮登場!
在這里,開屏新聞記者將落地熱點新聞,深入挖掘熱搜背后的新聞故事。每天5分鐘,和開屏新聞一起一覽昆滇爆款話題,開啟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7月21日,截至15時,昆明網友們熱切關注著本地熱門話題,微博昆明同城熱搜前幾位分別是:
1、云南大象闖入玉米地開啟自助餐模式 2、云南不應背負污名 3、薩摩耶去了云南火把節變煤泥耶 4、火把節把云南的夜燒成暖色調 5、云南火把節橘貓被抹成黑貓
7月21日,微博話題#云南大象闖入玉米地開啟自助餐模式#引發網友關注。從網友分享的視頻可以看到,數頭亞洲象在玉米地里肆意穿梭,津津有味地享用著玉米,所到之處玉米稈東倒西歪。
對此,不少網友對村民表示心疼:“辛辛苦苦種的玉米被大象吃了,太可惜了,一年的心血啊。”也有網友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認為“亞洲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能看到它們活動挺難得的,雖然莊稼受損了,但有政府保障也挺好。”還有些網友覺得這一場景十分有趣,調侃道:“大象們還挺會找地方,知道玉米熟了就來‘開飯’,這‘自助餐’吃得夠香。”也有網友關注到人象和諧的重要性,留言稱“希望在保護大象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保障村民的利益,這樣才能長久地和諧共處。”
記者了解到,該事件發生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康平鎮。江城縣是我國亞洲象主要棲息地之一,每年六七月份,象群會集中到這一區域活動。
7月14日下午4時許,一群亞洲象從江城縣康平鎮后山的樹林中走出。象群分成若干小群活動,部分大象快速抵達山腳水溝旁覓食。下午6時許,分散的象群陸續聚集在一片玉米地覓食。其中一頭幼象在玉米地里躺臥玩耍,起身后與同伴用鼻子嬉戲,并用左前肢輕觸另一頭小象的頭頂,場景十分歡樂。
據江城邊境管理大隊康平邊境派出所民警房雙成介紹,目前在江城縣境內活動的亞洲象共59頭,其中58頭主要在康平鎮曼克老村、曼老街村和大樹腳村區域活動,象群活動范圍處于動態變化中。
為確保人象安全,江城縣林草、象群活動區域屬地黨委政府,以及轄區邊境派出所等部門通力協作,通過無人機空中監測與人員地面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實時掌握亞洲象活動軌跡,及時向周邊群眾發布預警信息。同時,當地積極開展定損工作,通過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對群眾損失進行理賠補償。
記者從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官網獲悉,為進一步緩解人象沖突,推進人象和諧共處,省級財政自2021年起已累計安排2.21億元資金,開展亞洲象監測預警、棲息地修復和安全防范“三大”工程。在提升亞洲象監測預警能力方面,每年投入600萬元,在西雙版納州、普洱市建立專業護象隊,承擔亞洲象常態化監測、預警、管理一體化職責,采取跨區聯動,人隨象走,一群一策,精準保護方式,及時通過微信、短信、智能廣播等方式精準向周邊社區群眾發出預警信息,提醒群眾避象。
在推進亞洲象棲息地修復改造上,先后改造亞洲象集棲息地2萬余畝,通過建設食源地、硝塘和生態廊道,極大改善了亞洲象的棲息環境。在亞洲象安全防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資金1.2億元,建設亞洲象保護管理區3處。在亞洲象活動頻繁區域,架設鋼架隔離圍欄和電圍欄388.2公里,安裝太陽能防象燈1439盞,開展林下和林窗種草1.2萬畝,布設紅外相機915臺、智能廣播177套、高清攝像頭30個。
下一步,云南省將加強對護林員(亞洲象巡護員)培訓和信息化裝備配備,充分發揮當地護林員作用,在預警信息發布后,引導村民有組織開展生產生活,避免人象遭遇引發安全事故。
今天的“開屏熱搜放大鏡”之旅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時間
開屏熱搜放大鏡
繼續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策劃 王云
統籌 何曉宇
開屏新聞記者 羅宗偉 楊質高 通訊員 何有剛 孔冰 王瀛 攝影報道
一審 資漁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楊飏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