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緊盯B-2轟炸機投下的巨型鉆地彈時,真正致命的威脅從水下悄然出擊——6月21日,美軍一艘核潛艇在波斯灣發射30枚“戰斧”導彈,配合7架B-2轟炸機同步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這場代號“午夜之錘”的行動中,14枚單枚重達3萬磅的鉆地彈從隱身轟炸機腹部落下,而水下的導彈齊射則徹底封死伊朗反擊空間。
“幽靈”與“戰斧”的致命組合
B-2機群從美國密蘇里州基地起飛,橫跨大西洋奔襲13小時,于伊朗凌晨2點精準轟炸福爾多、納坦茲及伊斯法罕核設施。與此同時,潛伏在阿拉伯海的核潛艇突然發射30枚“戰斧”導彈,覆蓋了B-2未打擊的次要目標。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承認,這是史上最大規模B-2集群作戰,而潛艇的隱蔽突襲“讓伊朗防不勝防”。
“合法打擊”背后的國際震蕩
盡管美國宣稱行動“完全合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緊急警告此舉“將中東推向全面戰爭”。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直指美國“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侵犯伊朗主權并沖擊全球核不擴散體系。更令人擔憂的是,鉆地彈攻擊民用核設施可能引發切爾諾貝利式核泄漏,但美軍仍堅持投彈。
伊朗的反擊與沉默
襲擊后48小時內,伊朗首次試射“海巴爾”多彈頭遠程導彈報復駐卡塔爾美軍基地,同時通過網絡攻擊癱瘓美軍通信系統。但面對核設施被毀,伊朗官方異常沉默。專家分析,福爾多鈾濃縮工廠地表建筑全毀,地下部分受損程度未明,伊朗或正評估是否啟動更高強度反擊。
水下殺手的戰略轉折
相比高調的B-2,核潛艇的30枚導彈才是真正心腹大患。它無需盟友基地支援,不受領空限制,可在全球任何海域發動突襲。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炫耀“戰斧全部命中”時,白宮同步宣稱“伊朗核能力已被終結”,這種“水下威懾+輿論操控”的組合,暴露美國單邊行動的新模式。
當硝煙籠罩中東,你覺得下一次危機會從哪里引爆? 期待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