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美軍用B-2隱形轟炸機投放巨型鉆地彈,目標直指伊朗的三大核站點: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
這三個地方是伊朗核計劃的核心,儲存著高濃縮鈾,國際上一直盯著它們,生怕伊朗跨過那道核門檻。
特朗普在事后社交媒體上大肆宣揚,說這些站點被徹底摧毀,伊朗核能力倒退了好幾年。
但實際情況沒那么簡單,根據顯示,只有福爾多遭受重創,其他兩個站點損傷有限,可能幾個月內就能恢復部分功能。
這讓很多人質疑特朗普的說法是不是夸大其詞,好給自己臉上貼金。
伊朗核問題
早從上世紀就開始糾纏。
伊朗聲稱自己的核活動是和平用途,用來發電和醫療,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和以色列,總覺得伊朗在暗地里搞武器。
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簽了伊朗核協議,限制伊朗濃縮鈾水平,換取解除制裁。可特朗普上臺后,在2018年單方面退出協議,重啟制裁,把伊朗經濟壓得喘不過氣。
結果伊朗開始逐步違反協議,提高濃縮鈾純度,到2025年已經接近60%,離武器級90%只差一步。
國際原子能機構一直報告說,伊朗的鈾庫存超標,離心機數量也翻倍。這次美軍打擊前,以色列已經多次空襲伊朗目標,把伊朗逼到墻角。
特朗普的決定,看起來是想一勞永逸,防止伊朗突破紅線,但也把整個地區推向更危險的邊緣。
中俄在這件事上的反應特別強烈,幾乎是同步發聲。6月23日,俄羅斯和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美國行動,說這會引發更大沖突,甚至全球核擴散。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直言,美軍用鉆地彈攻擊地下設施,可能釋放放射性物質,污染中東水源和空氣。
中國外交部也表態,強調核設施不能成為攻擊目標,呼吁各方回到談判桌。
為什么中俄這么齊心?
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中東穩定直接影響油價和供應鏈;另一方面,俄羅斯把這當成反擊美國霸權的機會,順便拉攏伊朗。
兩國都強調國際法底線,警告一旦核紅線被垮,連鎖反應沒人控制得住。這不光是保護伊朗,更是維護全球核秩序,避免另一場伊拉克式災難。
核污染風險
很多人擔心,美軍打擊會不會把伊朗變成核污染中心,像臟彈一樣擴散放射性物質。
專家分析說,風險主要在化學方面,不是放射性大災難。這些站點是鈾濃縮設施,不是核反應堆,沒那么多裂變產物。
福爾多深埋山體,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也地下化,儲存的鈾六氟化物氣體如果泄漏,會形成酸性云團,但不會遠距離擴散。
國際原子能機構監測顯示,打擊后周邊輻射水平正常,沒升高。相比切爾諾貝利或福島,那種熔融事故,這里頂多是局部化學污染,影響周邊幾公里。
伊朗可能提前轉移了部分鈾庫存,減少了風險。
但如果打擊波及布什爾核電站,那事就大了,可能釋放碘-131和銫-137,污染海灣水源,影響鄰國飲用水。幸好到現在,每以都沒碰那個電站。
特朗普的作風,讓人聯想到2020年擊殺蘇萊曼尼那次。
蘇萊曼尼是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指揮官,在中東代理勢力上呼風喚雨。特朗普下令無人機在巴格達機場干掉他,理由是情報顯示他計劃襲擊美國目標。
那次行動震驚世界,伊朗報復性導彈襲擊美軍基地,但沒造成死亡,雙方都收手了。
現在打擊核設施,有相似之處:都是突然襲擊,針對伊朗核心資產,特朗普事后吹噓成功。但不同的是,這次涉及核,風險更高。
蘇萊曼尼事件后,美伊緊張升級,伊朗核計劃加速,退出更多協議限制。現在特朗普又來這套,打擊核站點,聲稱阻止核擴散。
想通過硬手段逼伊朗讓步,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伊朗更強硬,中東更亂。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公開說,伊朗有能力讓敵人后悔。德黑蘭評估關閉霍爾木茲海峽,那可是全球石油咽喉,每天20%原油從那過,封鎖油價準飆。
伊朗導彈庫存豐富,6月23日就還擊了駐扎在卡塔爾的美軍基地,雖然控制住了規模,沒造成人員傷亡,但顯示他們有能力反撲。
伊朗核計劃倒退一兩年,但科學家已經在損毀區外搭臨時設施,準備重建。
特朗普行事風格
經濟壓力大,制裁加碼,伊朗民眾日子苦,但民族情緒高漲,反美游行不斷。這場博弈,伊朗玩的是心理戰,不輕易投降。
特朗普政府內部也有分歧。有些幕僚勸他別升級,擔心引爆中東亂局。白宮評估顯示,打擊沒完全摧毀伊朗能力,特朗普拒絕更全面計劃,那種要持續幾周的轟炸。
他選擇有限打擊,或許想學蘇萊曼尼那次,象征性震懾后拉回外交。
平行來看,兩次都是特朗普風格:果斷行動,事后宣傳,但長遠看,美伊對抗加劇,地區不穩。
中俄兩國紅線清楚:核設施動不得,動就是火線。這次同步施壓,目的是守住底線,防止擴散。伊朗作為能源大國,穩定事關全球。
中國進口大量伊朗油,俄羅斯賣武器給伊朗,利益綁一起。特朗普想孤立伊朗,可中俄站隊,讓事復雜。
核污染風險雖低,但不能忽略。鈾六氟化物泄漏形成酸霧,腐蝕性強,吸入有害。但設施在地下,擴散有限。
國際原子能機構持續監測,沒異常。伊朗可能用這宣傳,稱美以制造環境災難,拉國際同情。但事實是,污染局限于站點,沒廣域影響。
相比,打擊后伊朗導彈襲擊美基地,碎片散落,但沒輻射問題。
結語
這場危機暴露核擴散痛點。
特朗普威脅伊朗別重建,否則再炸。但伊朗科學家已行動,工程師焊接框架,組裝設備。
特朗普政策強化對伊孤立,增加制裁,凍結資產。伊朗經濟苦,市場物價漲,民眾排隊買食。但他們評估選項,包括封海峽,那會導致全球油價瘋漲。
蘇萊曼尼遺產還在伊朗軍方流傳,他的戰術被訓練用。特朗普重申強硬,承諾遏制伊朗核野心。
2025年,特朗普第二次任期,對于中東的政策更為激進,軍艦巡波斯灣。伊朗導彈庫存耗損,工廠加班生產。
沒有人想承受核災難,外交是止戰門,中俄勸導是提醒:升級沒人贏。伊朗或成污染震中?目前還沒有;特朗普的老路走得通嗎?時間會證明。
參考資料:
1、伊朗:沒有停止鈾濃縮項目!特朗普:如有必要,美國還會再次摧毀伊朗核設施!英法德三國警告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2
2、特朗普稱以色列或襲擊伊朗 中東存在發生沖突風險 中國日報網 2025-06-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