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文春上看到了一篇關于【小湊四葉】的訪談,通常來說,我覺得針對于某業的訪談并沒有太多的干貨內容,幾乎所有人的對話都是擬過答案的,聊不出太多的真實感受。
但是【小湊四葉】這一期訪談挺有意思的,訪談的問題并不尖銳,該訪談是以【作為曾榮獲日本唱片大獎最優秀新人獎的人氣偶像團成員轉身投入某業】為題(妖精團確實是拿過最優秀新人獎的人氣團),所以小湊在講這方面的話題可能也放得開一些,聊的東西也很平和。
有幾個問答感覺可以拿來水一期
問:之前給人的印象是在公司過得挺充實,可才干了兩年就辭職,轉身投入某業,契機是什么呢?
小湊:契機不止一個,我覺得所有因素都是理由。
沒能舉辦團體解散演唱會(妖精團沒有解散表演),最終只能用文字向粉絲們告別,這件事一直讓我耿耿于懷。
還有就是家庭原因......
這兩年當公司職員時,我承擔了家里很大一部分經濟壓力。但僅靠那份工資實在捉襟見肘,不得不考慮副業或轉行。
就在這時,某種力量牽引著我。其實早在出道一年前就收到過出演某業的邀約,此外還有舞臺劇、寫真集等工作機會。
我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或許就在于能站在聚光燈下。但當初團體解散時,我以為自己已經和那個世界徹底告別了。
現在想來,我甚至會質問自己:為什么當時不繼續從事音樂劇或戲劇表演呢?
我討厭被人認為"說到底還是舍不得這個圈子"。
既然如此,就必須證明自己能做到從未嘗試過的事。在迎來26歲前,我想做出一個能讓自己信服的決定。想要突破自我,創造一個無法回頭的局面......
我需要某種能激勵自己的東西,最終選擇了某業(這段對話中,小湊也提到了退團之后,某業曾向她發出過邀請,大概就是出道前的一年,估計當時沒答應但是記住了)。
問:實際上要自己出演這類作品,肯定需要很大勇氣吧?
小湊:我清楚社會對這行的看法,也明白會存在爭議,所以辭職前思考了一年多仍繼續工作著
但光思考日子還是會流逝,年齡也在增長。
或許我一直在尋找能讓自己擺脫不自信狀態的方法,雖然知道會面臨各種議論,但最終決定權在自己手中。于是我主動去參加了面試。
這次公開亮相的挑戰,我本打算當作最后一次。
為了不給大家添麻煩,我選擇干脆地離職(之前從事職員工作的公司),但至今仍會想起曾經共事的同事們。
問:能談談出道作發行之后的反響嗎?
小湊:最初收到了大量的誹謗中傷,有些惡毒的話講得太過分反而記不清楚具體內容了,甚至有團體時期其他成員粉絲發來的私信,要求我和那位成員"今后不要有任何往來"。
當時我對任何言論都毫無感觸。因為剛開始活動不久,還沒取得任何成績,覺得遭受非議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從中學時代開始從事偶像職業,就早已習慣在社交平臺遭受攻擊和中傷——無論做什么總會有人詆毀的。
問:周圍的人有什么反應?
小湊:出道信息發布時大家都封震驚,問我發生了什么,是不是欠債了?之前同團體的成員也擔心的聯系我,但聊過之后她們反而能理解我的選擇。了解我的人都比較正面的接受了這件事。
問:從事這樣一份職業,你獲得了什么?
小湊:當得知出道作獲得了2022年業界銷量冠軍時,確實產生了成就感,但是作為業界演員而言,我并不認為那部出道作能讓我引以為傲,一直想能創作出超越它的作品。
最大的變化,是成為了讓母親驕傲的人,從那個每天哭哭啼啼喊著想回家的時期,到現在稍微成長了些,最近回老家時做了點孝順的事,母親感動得哭了。
(這段我一直沒能理解,推測應該是在打工或者團體時期感覺很艱難想回老家,現在終于能靠自己撐起一個家庭支出 的意思)
現在能參與多種類型的工作,比如舉辦個人演唱會,出演舞臺劇等等,能為母親創造歡樂時光讓我很開心。
問:相對的,你失去了什么?
小湊:失去的太多了,團體時期支持我的粉絲、朋友們,還有我心中那份純粹的愛慕之情。
在人際關系方面,我不再輕易接近或隨意搭話。因為理解社會對業界從業者的看法,我會先考慮對方立場,試著理解其價值觀后再接觸。
至于【未來的打算】這種問題就沒有什么好聊的了,基本都是那一套模板。
整個訪談中,小湊說自己其實挺自卑的,雖然開始這份工作時也抱著積極的心態,但是有時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缺乏自信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過也是在充分理解了大眾對于業界從業者的眼光之后才下的決定,所以并不覺得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