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覽”展廳
“首屆中國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于近日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得到全國各農民畫鄉及作者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共收到報名作品五千余件,經過初評和復評的嚴格評審,共展出作品544件,其中38件為特邀畫鄉的巨幅作品。展覽以“耕耘”“收獲”“歡慶”“新貌”四個版塊,串聯起一幅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鄉村生活畫卷。廣大農民畫作者和基層美術創作群體用心靈感悟生活,以獨特的觀察視角、生動質樸的藝術語言記錄新時代鄉村生產生活的新場景,參展作品呈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展現出中國鄉土繪畫創作的蓬勃生機。
沃土丹青 · 藝術專訪(一)
鄉土展特別策劃,邀您與藝術家面對面
首次創作3米大畫幅!時間緊任務重!
如何通過一幅畫表現天津特色?
如何在巨幅作品上平衡色彩和諧?
我們與特邀作品《津門故里》的主創、
北辰區文化館副研究館員、
北辰農民畫非遺傳承人何小寶老師連線,
聽他分享創作心路!
一起來用放大鏡看畫展吧!
《津門故里》何小寶、高文亮、回樹義、王珍、宋鵬
問
請和觀眾們分享一下作品的創作背景吧!
答
我們受邀代表天津北辰區農民畫畫鄉參加《中國首屆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覽》,組委會要求特邀作品最終的成畫尺寸為3米,這遠超農民畫常規尺寸,也是我第一次接到如此大畫幅的創作要求,其實是有些犯怵的。
我們接到任務后就思考如何創作一幅能夠承載天津文化記憶,展現天津民俗精髓的作品。所以我們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翻閱了許多畫冊,終于在一幅天津剪紙上找到了靈感!
要在比較緊張的時間內完成大畫幅作品,我們自然想到了多人合作,但多人合作的最大難點就是如何協調好不同的想法。最終,在創作過程中,我擔任主創確定作品框架,聯合高文亮、回樹義、王珍、宋鵬等眾位年輕畫家共同繪制。
問
請您為觀眾朋友們解讀作品的構圖巧思!
答
這次創作這幅三米的大畫,在構圖上采用的是遠景式的大場景構圖。我們是想把天津的東西盡量多裝進去一點,讓它更豐富,所以整幅畫就是個大的全景。
天津是一個以“運河文化”和“碼頭文化”為代表的城市,這幅作品以“s型”構圖勾勒出天津母親河“海河”的輪廓,畫面中心為天津標志性建筑“天津之眼”,是全球唯一橋輪合一的摩天輪。海河兩側則精心排布著眾多能代表天津的元素,如地標建筑、天津非遺等。
問
這幅作品內容特別豐富,充滿了天津特色,請為我們解讀一下畫面內容吧!
答
海河左側,我們繪制了天津古文化街“沽上藝苑”和“津門故里”的古牌樓,古街之上游人如織,更有天津糖葫蘆、十八街麻花、劃旱船等民俗。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特別展示了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媽祖祭典“天津皇會”,這場融合法鼓、杠箱、中幡等十類藝術的狂歡,也是京津冀文化共生的生動注腳。
海河左側,從上至下依次為天津濱海建筑群、非遺風箏、現代高鐵、盤山風景區(天津少有的山)、代表著北辰區的北斗七星、百貨大樓、鼓樓、舞龍舞獅盛會、天津站鐘樓,以及最下方的天津名小吃狗不理包子。
這么畫的好處就是內容多,耐看,觀眾得慢慢看,細細品才能發現里面藏的很多小故事,比如十八街麻花師傅揉面的手勢、皇會高蹺疊人這種細節。
左右滑動查看畫面細節
問
作品整體是暖色調,請問您和團隊在色調選擇上是出于什么考量呢?
答
顏色上,這可是個大挑戰。這么大的畫,顏色特別容易畫“花”,看著亂。我們在這個顏色稿子上也是來回調了好幾次。最后定的是以紅色調為主,這個喜慶,也符合咱農民畫的特點,你看那些舞龍的、皇會的旗子、包子鋪的蒸籠熱氣,都透著股熱鬧勁兒。
不過,我們把天津之眼處理成了藍色調。它本身是個現代的大摩天輪,用藍色顯得亮眼,跟周圍暖紅色的調子也能形成對比。但只它一個藍色在畫面中心,感覺有點“待不住”,所以我們在畫面其他地方,比如海河的水波紋啊、船的集裝箱啊這些地方,也稍微加了一點點藍色,讓它前后有呼應,看著更協調?,F在看,這個藍“眼睛”還挺提神的。
《津門故里》創作過程,左一為主創何小寶
問
您希望觀眾通過這件作品,看到一個怎樣的天津?
答
天津元素不僅是符號堆砌,更是運河基因、碼頭精神、市井煙火的立體敘事。我們希望這幅作品能打破天津是一個“工業城市”傳統印象,讓更多人知道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這是一個充滿溫度的城市,帶給大家歡樂、吉祥的感受。
從狗不理包子的18個褶到媽祖皇會的1.9公里巡游,從海河游船上的如織游人到代表著“北辰”的北斗七星——這些畫中細節充滿了《津門故里》創作團隊對家鄉的深情,也共同書寫著天津“萬灶沿河而居”的生生不息。
“首屆中國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覽”展廳
農民畫最打動人的,是那份從心底流淌出來的真摯情感。它不講究復雜的技巧,也不刻意修飾,就是用最樸實的筆觸描繪農民自己的生活——田間勞作的汗水、豐收的喜悅、節慶的熱鬧、家庭的和美。
這種直白、濃烈、毫不做作的表達方式,在當下藝術創作有時趨于同質化、概念化的時候,顯得格外珍貴和有力。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藝術創作的根本:只有真正熱愛生活、扎根土地,作品才能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農民畫提醒著我們,要珍視對環境和土地的情感,要從真實的生活體驗中汲取創作的源泉。
“首屆中國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覽”展廳
歡迎各位走進展廳
看見生活的鮮活純粹
首屆中國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覽
· 展覽地點 ·
0米層序廳、中廳、24展廳、b2層展廳
·展覽時間 ·
2025.6.27—8.24
編輯:王璐 | 主任編輯:吳雯雯
當前展覽
49米層展廳
美術作品中的上海
49米層藝術教育長廊
“我心中的敦煌”繪畫作品展
41米層藝術教育長廊
“至真·致心”
——致敬大師·《赤子冠中》少兒繪畫
創作活動優秀作品展
0米層20號廳
刀木紀程——上海與新興木刻的
抗戰敘事(1931-1949)
0米層17展廳
天行意動·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態雕塑展
0米層序廳、中廳、24展廳、b2層展廳
首屆中國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覽
/ 開放時間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進館)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東新區上南路205號
/ 地鐵路線 /
地鐵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
停車可至洪山路停車場
(收費和開放信息以當日為準)
上觀號作者:中華藝術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