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請看——
降石猴稟義天庭
弼馬溫怒歸山中
齊天大圣戰神兵
蟠桃園內問真情
醉罷瑤池食仙丹
下界為王會新朋
火眼金睛千鈞棒
大鬧天宮孫悟空
不知有沒有人跟金哥一樣,每當看到劉繼卣的這組《鬧天宮》,心中都會忍不住叫絕。
01
他的代表作,不準出境
前幾日在微博刷到一條有意思的新聞:一老爺爺長期收藏連環畫,遇到天氣潮濕時還會打開空調,就像照顧孩子一樣細心。
同為連環畫資深愛好者,我與他一樣,也喜歡時不時就翻出自己收藏的一本本小人書。
一來,是懷念自己作為連環畫家的青蔥歲月。
二來,是那個連環畫作品神仙打架的年代,屬實精彩,經典層出不窮。
我們這一代人仍然搶著看小人書,圖為陪同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原主任黎青老師(中)在JC動漫館看小人書
暑期開館中的JC動漫館,能看到不少年輕人在認真捧讀小人書
這其中,劉繼卣的作品,尤為百看不膩。
把泛黃的連環畫攤在書桌上翻開,小海娃趕著羊群在山間奔跑,羊兒的絨毛根根分明;孫悟空的戰袍在凌霄殿飄動,金箍棒劃出萬丈光芒。
這些鮮活的畫面,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提到連環畫,劉繼卣的名字,是繞不開的。
他是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與連環畫界的另一泰斗級人物顧炳鑫并稱“北劉南顧”,有著“當代畫圣”、“東方的倫勃朗和米開朗基羅”等諸多美譽。
劉繼卣作畫
劉繼卣為天津人,他的父親劉奎齡擅長花鳥動物畫,同樣是畫壇舉足輕重的人物。
1954年時,毛澤東主席在天津接見了他們父子倆,當看到劉繼卣作品時,便稱贊不已:“博古通今,劉氏出人材!”
劉繼卣與其父劉奎齡先生研討繪畫
受到家族長輩們的文化熏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劉繼卣自幼便喜歡繪畫。
他四歲持筆涂鴉,十歲可代父勾染,十八歲入天津市立美術館西畫系學習素描和水彩。
《三顧茅廬》配圖
《槍挑小梁王》連環畫封面
聰慧加勤奮讓他很快就掌握了中西繪畫的技巧,呈現出超常的造型能力和創作思維。
因此雖然創作題材廣泛,但無論是畫動物還是人物,劉繼卣都能給人以造型準確,色彩豐富,質感強烈的審美享受。
比如在《武松打虎》中,他既精準描繪了老虎的肌肉結構和武松的英勇氣勢,又通過中國畫的寫意筆墨賦予畫面戲劇張力。
這部作品,先后獲得1956年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美術獎、萊比錫國際圖書展覽會金獎,1984年瑞士西耶爾第一屆國際連環畫節獲特別榮譽獎。
時至今日,它仍是眾多"武松打虎"作品中最為出彩、影響最廣的。
技法上,劉繼卣革新了傳統動物畫法,他發展出獨特的“劈筆絲毛”技法——用散鋒干筆表現動物皮毛質感,使《猴王出世》中的群猴、《鬧天宮》里孫悟空的面部與毛發質感細膩,更顯靈動。
《猴王出世》
2023年,國家文物局頒布了《國家文物局關于頒布1911年后已故書畫等8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的通知》,規定劉繼卣的代表作不準出境。
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可見一斑。
《武則天》
02
他畫連環畫,是浪費?
自1937年起,劉繼卣已經開始賣畫,舉辦個人畫展,一時蜚聲津門。
然而當日本的鐵蹄踏入中華大地,他不得不跑去當米面鋪伙計,畫街頭廣告,做美術教員,空有一身絕技無法施展。
《岳云》
《魯智深》故事插圖手稿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劉繼卣才迎來發光發熱的機會。
在得知大眾圖畫出版社成立的消息后,他主動向出版社發出了求職信,并很快收到了出版社負責人蔡若虹的回信,開始投入到出版社規劃的連環畫創作中。
劉繼卣與同事研究畫稿
左起:任率英、卜孝懷、徐燕蓀、劉繼卣、墨浪、王叔暉
1950年,連環畫《雞毛信》橫空出世,出版后很快一售而光,受到熱烈歡迎。
讀者的來信,從四面八方飛到劉繼卣的畫案上。
這其中,甚至有不少是志愿軍戰士從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寄來的。
《雞毛信》彩色版
這讓劉繼卣又驚又喜,自己的畫,竟然能在群眾中產生如此強烈的反響,這促使著他以驚人的熱情投入到連環畫的創作之中。
不管是何種題材,他都能信手拈來,且從技巧和思想上都契合了新時代的要求。
《奇怪的旅行》
連環畫《兔子尾巴為啥這樣短》
要知道,當時在許多人的眼里,連環畫是俗文化,難登大雅之堂,劉繼卣執著于此是牛刀殺雞,是才情的浪費。
然而,他卻拋棄了舊式文人墨客的生活志趣與高雅姿態,以“人民美術工作者”自居——
為了創作《窮棒子扭轉乾坤》,他背上畫板深入農村,“多次體驗生活,畫了大量速寫,完成鉛筆稿后又到農村征求意見,幾經修改加工。”
劉繼卣下農村寫生
《窮棒子扭轉乾坤》
“我的畫是給老百姓看的,要讓他們看懂、受益。”
可以說,是劉繼卣率先進入新連環畫的創作之中,既展示了畫家對時局的敏感,也展示了自己所學之長,并最終通過一部部作品確立了新連環畫的典范。
《東郭先生》
也正是在他和其他連環畫前輩的努力下,連環畫升華為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為當時娛樂方式匱乏的普通人帶來了快樂與養分,也影響了后來的一大批創作者。
劉繼卣等連環畫家得獎獲表彰
03
劉繼卣,不會再有了
劉繼卣,出了名的身手全面。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他就是一位“六邊形藝術家”——他是近現代中國畫家中少有的工筆白描、重彩、小寫意、大寫意俱能的藝術大師。
《擊鼓戰金山》
《木蘭躍馬》
《榮寶齋畫譜·劉繼卣卷》序言中,就這樣提及:“先生工寫兼能,凡翎毛走獸、仙佛人物,皆可立成經典。”
他畫美女,自成風景。
他筆下的美人,既非明清仕女的病態嬌柔,亦非月份牌美女的甜俗艷麗,而是以工筆為骨、寫意為魂,在飛動的墨線與沉著的色彩間,散發光彩。
他畫動物,更是一絕。
雖然這些小寫意的動物畫,不過是創作之余修練筆墨的課業,但它們皮毛的質感,骨肉的張弛,眼神的靈動仍能讓人感覺出勃勃的生機。
劉繼卣的創作,從不滿足于表面效果,而是深入骨髓的觀察與表達:
他曾因在動物園觀察老虎過于專注而弄丟孩子,最終靠工作人員才尋回;
他可以為了寫生,去僻遠的山野荒村生活、觀察,并不以為苦;
他可以為一張畫苦熬一個多月,廢寢忘食,力求完美。
這種嚴謹刻苦,成就了他筆下“形神兼備”的藝術語言。
知名連環畫家詹忠效先生曾經對我這樣感慨:“中國畫壇很難再出一個劉繼卣,難得具有他那般靈氣與天賦,更不具備他超越前人的拼搏精神!”
一手能畫碎凌霄殿的金箍棒,一手愿描小放羊倌的破棉襖。
有才情,卻不高高在上;有天分,依然精益求精——這便是劉繼卣。
當那些重彩組畫在美術館的聚光燈下流淌著不褪的瑰麗,當泛黃連環畫頁在指尖翻動時撞開記憶的閘門......
很多人才猛然發現:劉繼卣留給世間最珍貴的寶藏,其實是始終將自己視作“人民美術工作者”,把自己釘在匠人板凳上的那顆心。
【征稿信息】
第四屆CIAC征稿賽程過半!
15w+獎金,四大賽道,大咖評委陣容
也許下一個插畫新星就是你!
(點擊下圖查看征稿詳情)
【賽事合作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