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打工人體檢
不是這里長了個結節
就是那里有點小毛病
其中
甲狀腺結節在不少人身上都可能出現
可你知道嗎?
它不光是脖子的事兒
還可能跟你肚子上的肉肉
悄悄升高的血糖“勾肩搭背”
當代謝系統鬧脾氣
甲狀腺說不定也受到了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代謝是如何在甲狀腺這里刷存在感的
一
代謝差,甲狀腺更易長結節
我國《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上發表一項研究發現,代謝差的人群甲狀腺更容易長結節。
這項研究選取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連續4年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健康體檢,且符合研究標準的2678例體檢者。
研究人員將這些體檢者分為3個不同的代謝綜合征指標軌跡組:正常組、異常組和恢復組,在2022和2023年健康體檢時,隨訪各組人群甲狀腺結節的檢出情況發現,正常組、異常組和恢復組的甲狀腺結節累積檢出率分別為18.8%、27.5%、24.7%。
校正年齡、性別、吸煙、熬夜等多種混雜因素后,異常組、恢復組的甲狀腺結節患病風險仍為正常組的2.011倍和2.006倍。
研究指出,健康體檢者代謝綜合征指標變化軌跡與甲狀腺結節呈正相關,代謝綜合征指標可作為甲狀腺結節的預測指標。
二
代謝差,身體會有6個表現
出現以下6個跡象,可能提示身體代謝在變差。
01
易疲勞
大腦這個只占體重2%卻消耗全身20%能量的“耗能大戶”,對代謝變化最為敏感。當代謝減緩時,會發現自己總是提不起精神,明明沒做什么卻疲憊不堪。
建議:適度有氧運動反而能喚醒沉睡的代謝系統。快走、騎行都是不錯的選擇,再搭配富含B族維生素的全谷物和瘦肉,給身體加把勁。
02
怕冷
體溫全靠新陳代謝產生的熱量維持,當這個“供暖系統”效率降低時,手腳這些末梢部位最先遭殃。
建議:多曬曬太陽,陽光不僅能溫暖身體,還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間接提升代謝率。飲食上可適當加入生姜、肉桂這些“暖身”食材。
03
皮膚干燥
代謝減慢時,皮膚細胞更新變慢,角質層堆積,鎖水能力下降,皮膚就會變得干燥粗糙。甲狀腺功能異常時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建議:保證每天1500~1700毫升的飲水量。
04
體重增加
新陳代謝減慢,身體消耗能量減少,攝入食物中的熱量難以被有效利用或消耗,可能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導致體重增加。
建議: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結合進行,在促進熱量消耗的同時,還能增加肌肉。肌肉是消耗能量的主要組織,每增加1千克,基礎代謝率可提升約50千卡/天。飲食上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選低脂、低糖、高纖維的食物。
05
消化出問題
新陳代謝減緩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導致胃腸蠕動減弱,食物在胃腸道中的消化吸收效率下降,進而導致便秘、腹脹或腹瀉等。
建議:飯后散步30分鐘,刺激胃腸蠕動。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定時定量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06
情緒易波動
新陳代謝減緩可能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5-羥色胺等)合成和分泌有關。能量不足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情緒波動、焦慮或抑郁。
建議:通過冥想以及深呼吸訓練來降低皮質醇水平,減輕壓力和焦慮。
三
護好甲狀腺
日常做好這3件事
1.少熬夜,別焦慮
- 每天23點前上床睡覺,避免過度勞累;
- 保持心情愉快,焦慮、憤怒等情緒會使甲狀腺激素過量分泌,導致甲狀腺失控;
- 心情壓抑時可通過深呼吸、冥想、聽歌、運動、傾訴等方式快速化解。
2.多運動,控飲食
經常鍛煉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發生率;
保持均衡飲食,碘攝入過多過少都不好。雖然如今很少有碘缺乏患者,但不少人認為碘鹽有害,不宜長期食用,其實如果醫生沒有特別提醒,碘鹽仍可作為日常調味品使用。
注意含碘藥物或補劑的使用,比如鹽酸胺碘酮、西地碘含片,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需遵醫囑服用。
3.常體檢,排隱患
對于沒有甲狀腺疾病的人群,每年體檢或間隔幾年評估均可。
伴有甲狀腺風險因素者,如甲狀腺疾病史(甲狀腺癌、甲減、甲亢等)、家族史、老年、女性、特殊職業(放射作業等)、超重/肥胖、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營養失衡(碘、硒、B族維生素、維生素D、鐵等)、生活習慣不良(吸煙、飲酒)等,建議定期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超聲等項目,以便早發現甲狀腺疾病隱患,及時干預治療。
檢查發現1厘米以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若未迅速生長,隨訪觀察即可,不主張過早進行活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