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不斷演進,電影產業也隨之發生深刻變革,中國電影界正在逐步告別一些“資深導演”,而資本的力量正成為主導。
回顧今年陳佩斯與姜文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過去我們所推崇的“優質電影”已經難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觀眾的審美和需求已經改變,屬于新一代的創作者已經崛起。
為何陳佩斯和姜文未能延續輝煌?所謂“新王”又是指誰?
別再沉溺于過往的情懷了
在探討中國電影的現狀前,我們必須正視一個現實:電影院里的觀眾早已不是幾十年前的那一批人,如今的年輕觀眾更傾向于“情緒快餐”,他們對電影是否有深度、是否富有內涵并不十分在意。
他們更關注的是能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的話題,是短視頻平臺上三秒內能吸引眼球的亮點。一部電影是否好看,已經不如“是否值得討論”來得重要。這種趨勢直接影響了院線的排片安排,對于影院而言,排片就是核心競爭力,是決定票房成敗的關鍵。
當幾部自帶高熱度的大片同時上映,那些節奏緩慢、風格鮮明的影片幾乎沒有生存空間。這種現象雖然顯得殘酷,但在利潤至上的前提下,電影院也面臨生存壓力,誰還會去談藝術情懷?
影院經理與普通觀眾一樣,關注的是上座率與回報率。如果一部電影在路演和宣傳階段無法展現出足夠的商業潛力,那它幾乎會被判“死刑”,即便獲得排片,也難以爭取到黃金時段。
以陳佩斯的《戲臺》為例,這是一部典型的“情懷之作”。毋庸置疑,陳佩斯是中國喜劇界的重要人物,他被廣泛譽為“為觀眾拍戲”的典范。這部作品也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
為了完成《戲臺》,他耗費七年時間,71歲高齡仍親自上陣,甚至在拍攝中跪地摔打。這種敬業精神令人敬佩,但一部電影的市場表現并不取決于導演付出了多少努力。在商業投資的角度來看,這些情懷和努力并不具備足夠的市場價值。
這份情懷更多地體現在短視頻平臺和輿論場中,觀眾會點贊、轉發文章表達敬意,但真正有多少人會為此購票走進影院,這仍然是個未知數。
更關鍵的是,這部電影的主旨是對權力壓制藝術的諷刺,這與當下追求輕松娛樂的主流市場格格不入。陳佩斯本人也坦言,能拍這部電影是因為“有了資金支持”,由此可見,沒有資本,情懷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在市場面前,再高的藝術追求也必須得到資本的認可。陳佩斯團隊試圖通過延長點映期、避開競爭高峰來尋找突破口,但這種方式本質上是對作品信心不足的表現。如今的電影市場需要的是直接沖擊力,《戲臺》是一部藝術佳作,卻不是一樁好生意。
作者品牌的崩塌
如果說陳佩斯的失利是“叫好不叫座”的遺憾,那么姜文的《你行!你上!》則是一次徹底的品牌價值崩塌。要知道,“姜文電影”曾是票房與藝術兼具的金字招牌,象征著力量、隱喻與智力優越感。
資本曾瘋狂追逐他,影迷也熱衷于解讀他的作品。但如今,這一品牌正在迅速貶值,影片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只剩下“吵、亂、躁”。那種曾經被視為風格的強烈男性氣質,如今反而顯得過時而廉價。
他標志性的“隱喻”手法,如今被觀眾批評為“強行復雜化”,有人直言“姜文已經才思枯竭”。他試圖復刻年輕時的創作方式,但那種風格已經從驚喜變成了審美疲勞,甚至成為觀眾調侃的對象。當一個導演的核心賣點變成觀眾的笑料時,它的商業價值也就隨之歸零。
市場給出的“15年來最低票房”的預期,正式宣告了“姜文品牌”的衰落。對投資方而言,必須立即止損,并重新評估姜文未來的市場潛力。一個沉溺于自我重復、與觀眾漸行漸遠的導演,對資本來說就是最大的風險。
但俗話說“長江后浪推前浪”,舊時代的偶像倒下,新時代的“領軍人物”也已崛起。在今年,我們必須關注兩位導演——申奧與大鵬,他們更像是電影行業的“產品經理”,精準把握目標觀眾的需求與痛點。
申奧執導的《南京照相館》題材宏大,但他選擇了一個巧妙的切入點——一個在戰火中的普通人。他沒有過度渲染血腥與煽情,而是用冷靜克制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有溫度的故事。更關鍵的是,他選擇了劉昊然、高葉等當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這部電影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導演深思熟慮的結果。再看大鵬,誰能想到曾經拍攝網絡段子的他,如今已具備了大導演的氣質?《長安的荔枝》無論在視覺呈現還是故事深度上,都達到了工業化大片的標準。
恢弘的長安城滿足了觀眾對視覺奇觀的期待,而“取之于民,用之于上”的主題則直擊當下社會的普遍情緒。申奧與大鵬的成功,標志著電影市場的評判標準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
他們用事實證明,能夠扛起票房大旗的,不再是那些活在傳說中的名字,而是懂得用新的電影語言與當代觀眾對話的“后來者”。
時代選擇了誰?
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中國電影市場正在悄然上演一場“權力更替”。市場有自己的運行邏輯,過去的大師光環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節奏,票房才是最終的裁判,誰掌握票房,誰就掌握話語權。
所謂“大師的黃昏”,并不是藝術的失敗,而是無法滿足當代觀眾需求的必然結果。市場的判斷早已不再由傳統導演主導,新時代的創作者必須理解市場、順應觀眾,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舊時代的權威正在退場,新的王者正在登基。放下所謂的尊嚴,緊跟資本的步伐,才是唯一可行的生存之道。說到底,票房與資金才是電影行業真正的“主角”。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