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式宣布對多國實施新一輪關稅政策后,作為中國周邊重要國家的越南,其政治格局突然出現重大轉折——曾被視為越南政壇"四大支柱"的前最高領導層成員集體退出權力核心,這一現象背后折射出哪些深層信號?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特朗普政府近期釋放出部分緩和中美關系的姿態,但其強化亞太戰略部署的步伐并未放緩,其真實戰略意圖仍需深入剖析。
就在特朗普揮動"關稅武器"對多國加征高額關稅之際,多數受影響國家選擇強硬對抗,但越南在首輪關稅沖突中便主動派團赴美磋商,成為本輪最早與美方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國家之一。盡管河內方面強調協議僅為原則性框架,但面對美方初始階段即作出讓步的舉動,已注定越南在后續博弈中將陷入被動局面——尤其是其出口商品被額外加征20%關稅的背景下。戲劇性的是,就在特朗普公布關稅清單的次日(當地時間7月19日),越南政壇發生劇烈震動:阮春福、武文賞、王庭惠、黎明慨四位曾位居"正國級"的前核心領導人被集體解除黨內職務,徹底退出政治舞臺。這一連串變動,似乎預示著越南政局即將迎來更深層次的調整。
有觀察人士指出,此次高層洗牌標志著現任領導人蘇林已完全掌握權力中樞。被免職的四人均是已故前領導人阮富仲欽點的"接班人選",如今集體出局,若非蘇林已建立絕對權威,斷難完成此等重大人事調整。這也解釋了為何蘇林執政近一年后,才選擇對武文賞等人采取行動。值得注意的是,阮春福與武文賞分別代表著越南南北兩大政治派系的核心力量,此次清洗意味著蘇林已成功構建起以自身為核心的全新權力架構。
然而,完成權力整合的蘇林正面臨多重挑戰。盡管越南因美方關稅政策承受壓力,但在全球產業鏈重組背景下,其仍有機會承接部分低端制造業轉移以提振經濟。與此同時,歐盟不顧中方反復勸告,執意以"援俄"和"產能過剩"為由對華實施制裁,此舉必將招致中國反制。在中歐經貿關系趨冷的背景下,中國勢必將加大與其他區域市場的合作力度,東南亞地區無疑將成為戰略重點。若蘇林能審時度勢,深化與中國的經貿紐帶,其執政基礎將更加穩固;反之,若仍幻想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術",恐將重蹈此前對美妥協卻遭變相壓榨的覆轍。
從蘇林的從政軌跡來看,其崛起源于阮富仲主導的"熔爐反腐運動"。該運動雖重創南北兩派勢力,卻也客觀上壯大了負責具體執行的軍警系統。目前,越南軍方直接掌控的企業群貢獻了全國約10%的GDP,其商業版圖與經濟實力已形成特殊利益集團。在此背景下,蘇林高舉的"反腐旗幟"實則暗藏風險——當反腐利劍指向軍方經商體系時,其政權穩定性或將面臨嚴峻考驗。未來越南政局是否會出現新的動蕩,仍需持續觀察。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