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黃仁勛近半年的輾轉相比,英偉達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豐功偉績”竟也顯得寡淡。
7月9日,英偉達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人們感慨英偉達創造了歷史。
7月13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抵達北京。14日,黃仁勛和小米創始人雷軍見面,這兩位年過半百的科技企業掌舵人的合照在網絡傳播。16日,黃仁勛參加在順義舉辦的第三屆鏈博會,并召開媒體吹風會,宣布H20恢復對中國出售。
最近半年,這已是黃仁勛第三次到訪中國。在硅谷CEO訪華的榜單上,黃仁勛創造了歷史。
但是,黃仁勛除三次到訪中國大陸之外,還先后造訪拉丁美洲、中國臺灣和歐洲三國(英國、法國、德國)。
這一切奔走,只是為了拯救政策圍困下的英偉達。
政策圍堵,英偉達受困
英偉達面臨的政策壓力一方面來自美國政府,另一方面來自歐盟。
1月13日,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發布《人工智能擴散暫行最終規則》,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168頁細則,限制部分高算力的先進GPU等的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國率先發起的新一輪AI算力出口管制,面向全球所有國家。上述《規則》自發布當日起生效,緩沖期為120天。
當地時間3月29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公布新的出口管制政策修訂的預覽文件,其主題是“實施額外出口管制新規”,包括對特定先進計算項目、超級計算機、半導體制造項目出口管制的更新和說明。
一言以蔽之,該政策將進一步升級對華芯片出口限制,也就意味著中國將更難獲得高算力的AI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這一“升級”規定于4月4日起執行。
至此,英偉達成為此番出口管制規則下受影響最大的芯片公司。
在全球AI芯片市場份額中,英偉達的占比達到90%,而其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
據財報數據,2024財年英偉達美國以外的市場收入為340億美元,在其收入中占比達到55.74%。也就意味著,出口管制規定實施之后,英偉達將有340億美元的出口份額要經過嚴格的許可和審查。
對于英偉達而言,美國政府對AI芯片的出口管制層層加碼的同時,歐洲市場也傳來“噩耗”。
5月21日,歐盟理事會批準通過《人工智能法案》,該文件主要是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透明度、版權及安全與保障三個方面的指導,適用于包括ChatGPT、Gemini和Grok等主流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歐盟同時對AI安全標準、AI合規和倫理審查提出要求。該《法案》將于今年8月2日起正式實行,英偉達旗下多個項目將受到影響。
力挽狂瀾,輾轉成為必然
政策圍困下的英偉達,三次到訪中國幾乎成為一種必然。
中國是英偉達不能失去的海外市場。黃仁勛表示,英偉達正在探索在中國市場的其他競爭路徑,但他重申了對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對立場。他說:“無論有沒有我們,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都會繼續快速發展。問題不是中國是否會擁有人工智能——他們已經擁有了而問題在于,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之一是否將運行在美國的平臺上。”
根據英偉達發布的財報,出口管制要求導致英偉達在2026財年第一財季因庫存積壓和采購承諾產生45億美元損失,另有25億美元訂單無法交付。因此,出口管制政策直接導致英偉達這一財季收入減少70億美元。
黃仁勛直言:“對于美國企業而言,中國50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場實際上已經被關閉。H20出口禁令終結了我們Hopper架構在中國的數據中心業務。” 此舉也導致該公司本季度毛利率由原本71.3%降至60.5%。
美政府發布針對AI芯片的管制規定兩天后,1月15日,黃仁勛率先抵達深圳英偉達中國區,與近4000名員工一起互動發紅包,并在現場穿起花襖扭起秧歌。隨后有員工在社交媒體透露,當日發放的紅包總額在百萬元左右。此后的幾天,黃仁勛分別輾轉中國臺灣、北京和上海等地,與臺積電高層會談,并宣布上海新辦公室空間擴建計劃。期間,黃仁勛強調“中國員工規模五年增長60%。”此舉意在穩定中國團隊信心,從美國來看,他做到了。
4月9日,美國政府告知英偉達向中國出口H20芯片需要獲得許可證。4月17日,黃仁勛現身北京,身著西裝與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會談。在會談中,黃仁勛再次強調英偉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他說:“中國是英偉達非常重要的市場,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
5月中旬,黃仁勛到訪中國臺北,出席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rx2025)并做主題演講。在演講中,黃仁勛宣布基于Blackwell架構的Grace Blackwell系統已經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而該系統在垂直拓展能力、網絡架構革新和能效比躍升三方面實現AI算力突破。在本場演講中黃仁勛還發布了GB300系統和企業級AI服務器RTXPro6000等產品,并宣布在臺北建立研發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臺北之行,黃仁勛還與雷軍見了面,二人就AI手機芯片和自動駕駛技術等問題展開討論。
隨著5月份歐盟理事會AI合規管制政策的發布,黃仁勛在6月初到訪歐洲英、法、德三國。期間,其出席倫敦科技周,宣布與英國政府合作建立AI倫理研究中心。在巴黎VivaTech博覽會發布GTC Paris議程,推動歐洲企業采用Blackwell芯片;與德國總理默茨會談,討論AI芯片出口管制協調。
完成對歐洲市場的安撫,7月14日黃仁勛身著皮衣現身北京。據了解,就在前一天,黃仁勛剛與特朗普見過面。
鏈博會期間,黃仁勛向媒體披露重磅消息:“美國已批準H20芯片銷往中國,英偉達將恢復H20在中國的銷售。”同時宣布英偉達將推出RTXProGPU。
“H20解禁”的狂歡背后
“這真是個非常、非常好的消息。”H20解禁后,黃仁勛面對媒體記者,難掩心中歡喜。但H20解禁的影響或許應該辯證的看。
正如黃仁勛此前多次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一樣,H20 芯片解禁之后,立刻收到了中國市場多個客戶的訂單。黃仁勛回應稱“目前還沒來得及和任何客戶見面。未來幾個月,英偉達會努力加速提高H20供應鏈的產能。”
據了解,英偉達已經建立起“白名單”系統,讓有意購買其H20芯片的中國企業登記,并向美國政府提交申請。
據《The Information》媒體的報道,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騰訊、以及字節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采購英偉達H20芯片,采購規模超過了160億美元,這反映出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產品的剛需。而H20芯片解禁后海量的訂單來襲,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英偉達第一財季產生的虧損。黃仁勛對中國市場的追逐終于靴子落地。
芯片出口解禁不僅令黃仁勛欣喜,同時也在滿足國內科技企業對高算力芯片的需求。但于此同時也應該注意到,英偉達芯片重新對華出口會在一定程度打亂了不少企業的節奏,這類企業不僅包含芯片供應商,亦包含下游采購商。
在此之前,華為昇騰910B實現市場突圍,其算力和能效已接近H20水平,且成本僅為英偉達競品的 60%。2025年第一季度,昇騰910B在中國AI服務器市場的份額達38%,首次超越英偉達A100系列。
此番市場變動之下,會對國內芯片市場產生這樣的影響,還需要時間交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