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巴基斯坦《論壇報》7月21日文章,原題:我在中國看到了什么 “韜光養晦”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外交策略。正是因為如此,當中國經歷重大變革時,外界幾乎一無所知。在本世紀之交,中國超越了其他發達國家,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不僅在經濟領域,而且在科技和軍事裝備等其他領域的發展,中國正在向世界開放。
上周,應中方邀請,我前往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參加一場關于文化交流的部長級對話,并親身感受中國令人矚目的變革。這是我自2017年以來第三次訪問中國。每次來到這個國家,我都會學到新東西。一個明顯變化是,現在很多中國人都在學習英語。幾年前,這還是一個主要障礙。事實上,北京在很多方面看起來比許多西方城市更現代化。
中國廣袤的國土面積令人驚嘆:與巴基斯坦接壤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幾乎是我們國家的兩倍。許多外國人想知道,中國的發展是否僅限于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在這次旅行中,我有機會參觀了陜西省延安和西安。
就在十年前,延安的一部分農村人口還生活在貧困之中。但如今,我看到的是驚人的進步。我們參觀了一個曾經難以維持生計的山頂村莊。該地區種植蘋果,但傳統的種植方式意味著農民收入微薄。政府促成了村民與私營企業的合作,引入了現代農業技術。如今,世界上每7個蘋果中就有一個產自陜西,而延安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
延安人生活的變化十分明顯。就在十年前還在為溫飽發愁的家庭,如今已擁有了房子和汽車。但這只是中國更廣泛變革的冰山一角。我們參觀了一家機器人制造公司和一家高速列車工廠。中國已經開通了時速350公里的京滬高鐵。本月,中國推出了一款時速可達600公里的列車,并且正在對一款時速可達1000公里的列車進行測試。
從我的所見所聞來看,中國不再僅僅是默默積蓄力量,而是充滿自信地登上世界舞臺。如今,幾乎毫無疑問,中國正朝著成為世界下一個超級大國的方向邁進。(作者卡姆蘭·優素福,王從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