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里“沉睡”的普通書,在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魔法拼貼下,獲得了新生——它化身四只碗。這四只碗靜默地映照出世界的萬千模樣。這本普通的書,凝聚了作者的溫度與智慧;這些普通的故事,寫出了平凡人生的悲歡離合。這是一本形狀游戲書,送給每個渴望在平凡生活中創(chuàng)造驚喜的人。
讓我們一起,帶著思考閱讀這本不凡的“普通”之書。
《普通的書》講的是關(guān)于作者如何創(chuàng)作一本書,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思考的。盡管任何題材都可以寫成一本書,書可以表達任何主題,但最簡單的事物始終值得關(guān)注,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忙碌的你,還會讀書嗎?
我想請你讀一本“普通”的書
書評人:朱小吱
知乎上常常能看到許多關(guān)于書的提問,人們在網(wǎng)絡(luò)中尋求推薦,用一些形容詞框定理想讀物,比如情節(jié)跌宕的故事書,色彩鮮艷的圖畫書,知識豐富的科普書……當我們在“書”前寫下豐富的形容詞時,它們往往意味著我們對所尋目標的精準定位。這樣的形容詞有很多,但很少有人會去尋找一本“普通”的書。
普通的書是什么樣子?它普通在哪里?“普通”既是一種價值判斷,又是一種認知框架,還是“大多數(shù)”三個字的代名詞。在一本看似“普通”的圖畫書里,我們能夠看到普通的書“死亡”后的遭遇。
圖書館里無人借閱的書被當做廢紙?zhí)幚恚腥私o了它新的生命。它變成了四只碗,在雨天成為傘,在晴天成了遮陽鏡,它變幻莫測,擁有故事無數(shù)。
“四只碗”經(jīng)歷大雨,也被太陽炙烤。四只碗可以很重,成為健身器械,四只碗也可以很輕,做成風車,風一吹,就會轉(zhuǎn)動起來。它是烏龜?shù)臍ぃ呛⒆訌谋蛔永锫冻龅哪槪潜徽谧〉脑铝粒晴姳淼囊话搿K闹煌肟赡軡M滿的,喂飽兩個人和一只小狗,四只碗也能空空的,兩個孩子吃不飽……
向下滑動,觀察“四個碗”變成了什么?
四只碗的故事不會結(jié)束,作者伊娃娜·奇米勒斯卡憑借想象力帶著四只碗上天入海。小小的四只碗?yún)⑴c人們最普通的生活,也經(jīng)歷過冒險、戰(zhàn)爭,看見過人們的喜悅哀傷,也旁觀過貧富差距。看到天氣會變幻莫測,看到眾生原來沒那么平等。在這個世界上,人和書的命運,好像都很跌宕。
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意的四只碗,一步步牽引著我們走近普通的書所講述的那些看似普通的故事。但正是因為書和故事都足夠“普通”,也就處處體現(xiàn)出真實,像書中的大地色一樣,有著現(xiàn)實的質(zhì)感。
這里的“普通”更意味著常態(tài),書中所呈現(xiàn)的何嘗不是生活的常態(tài),畫面展示的故事,每時每刻都可能發(fā)生在這個世界上。只是面對生活,人們在喪失想象力的同時,也似乎在喪失著感知力,于是總是需要一些書提醒我們,去思考、去關(guān)注,去開始做出一些改變,哪怕只是現(xiàn)實里一些小小的改變,小到去讀完一本書。
一本書滿懷期待離開了印廠,在倉庫或者書架上,等著被人買走、借閱,等著被人發(fā)現(xiàn)、閱讀,但可能大多數(shù)時間,難逃無人問津的命運,看似在“人間”走了一遭,歸來卻是“廢紙”。
書中的“普通”既是命運,又仿佛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嘲——“我”會不會也成為圖書館里一本很久很久無人借閱的書?究竟有多少成為廢紙的書,也曾想要訴說、吶喊,想要試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給人們帶去一些他們本來需要卻常常忽略的東西。可是更多的書,并不被人們看到。
有些書在房間的書架上安享晚年,有些書沉默著走向“廢紙”的結(jié)局,這是普通的書最普通的命運,但即便如此,仍然會有一些人,想要改變這樣的現(xiàn)狀。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總是能用一些普通的材料去進行充滿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的創(chuàng)作,簡單的元素卻讓畫面富有深刻寓意,書中遍布作者本人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她的作品素凈、淡雅、有著“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美,簡潔之余亦有著寬廣的解讀空間和蓬勃的藝術(shù)生命力。
也正是憑借自身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奇米勒斯卡兩度獲得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最佳童書獎,四次入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六人短名單。
伊娃娜參加第50屆博洛尼亞童書展插畫家沙龍(右三)
在《普通的書》中,這些賦予“廢紙”新生命的拼貼創(chuàng)造,像是多了一絲“美學反抗”的味道。四只碗演繹著現(xiàn)實,看起來卻無力改變現(xiàn)實。“碗”能做的似乎就是以“物”之眼的陌生化敘事,叫醒正在讀書的這個人,叫醒他的共情與思考,也叫醒“閱讀”這件在這本書里并沒有被大張旗鼓提起的事。
“閱讀”可以說是《普通的書》這本書里最顯而易見卻又“秘而不宣”的一個主題。“書”與“閱讀”有著天然的共生關(guān)系,但對“閱讀”的倡導被作者聰明地藏了起來,更豐富的主題借著拼貼而成的畫面盡興表達,卻不過多付諸文字,消解“說教”于無形。
縱觀全書,《普通的書》在藝術(shù)的浪漫里透出一絲冷靜與克制,拼貼的方式原始而質(zhì)樸,童真從畫面中流露出來,又帶著屬于成年人的“自省”,人們借由四只碗看到了“現(xiàn)實”的縮影,書成了人間的鏡子,這也是“書之為書”的價值體現(xiàn)。書中的故事觀照現(xiàn)實,但故事中的人常常不自知,當我們成了故事外的看客,思考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也許我們很難被一本“普通的書”喚醒共情,但若你看到的是生命呢?書里有萬千種生活,這些生活屬于無數(shù)生命,可能是寫實的,可能是幻想的,但不妨礙它將人間百態(tài)收入其中,像是走馬燈一樣,將一段段故事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書里也有作者的發(fā)現(xiàn)與思考,它是一個人的表達,也是試圖發(fā)起的對話。
你看,手持風車的男孩本該快樂不是嗎?也許風中的砂礫仍然會迷住雙眼。這就是普通的書所看到的普通的人會經(jīng)歷的普通故事。這個世界上,究竟還有多少值得我們關(guān)注的“普通故事”?
用普普通通的材料,拼貼看似平常的現(xiàn)實,卻完成了發(fā)人深省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我看到《普通的書》似乎在對命運做出反抗,以一種欲語還休又擲地有聲的方式,讓翻開這本書的人,去觀看與凝視。普通的書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在小小的童心里一絲不茍地種下了“閱讀”“憐憫”“思考”的種子。
從小到大,我們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智慧,尋找真相,也學會對話與思考,在閱讀中看見他人和自己,看見這個世界的不同面貌,是一本又一本書,將世界拼接在我們眼前。而在“效率”越來越被看重的今天,人們閱讀的耐心已經(jīng)岌岌可危。
也許,會有越來越多圖書館里的書被遺忘在角落無人問津,只有厚厚的灰塵去加碼生命的重量。好像花時間去認真讀一本書,已經(jīng)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可是當生命的體驗成了走馬觀花,我們錯過的,其實不只是一本好書。
也許,我們應該慶幸這個世界上,仍然有人認真地為它們延續(xù)著生命,以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普通的書所擁有的強大生命力。
也愿我們的孩子,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到更多“閱讀”的意義。
《普通的書》
〔波蘭〕伊娃娜·奇米勒斯卡/著·繪
徐麗紅/譯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圖書)
這是一本普通的書,書里有四個碗,它們本來安安靜靜地躺在櫥柜里,等待晚餐的到來。可你想不到的是,雨天,它們變成了雨傘;晴天,它們變成了墨鏡;它們變成風車,讓失落的孩子不再哭泣;在童話里,它們與愛麗絲奇遇;在戰(zhàn)場上,它們是轟隆隆的坦克輪子和士兵的帽子;在夜晚,它們成為創(chuàng)作者手中的素材……它們也可以只是碗,在富人的桌上盛滿食物,在窮人的手中空空如也。也許這四個碗和這本普通的書不能改變什么,但至少能讓我們認真思考。
普通的書寫出了平凡人生的悲歡離合,普通的孩子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創(chuàng)造驚喜!
作者:朱小吱
版式編輯:實習生蔣葉菁
指導老師:西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