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到個稀奇事,《戲臺》這部電影一開始預售慘得要命,才賣了16萬。影院直接把場次砍得只剩半夜三點和清晨六點的,看著都尷尬。陳佩斯導演自己出面跟觀眾求情,說想改檔期,眼睛都熬紅了,看得人心疼。當時誰看了都說這電影要黃,畢竟同期有兩部大流量電影擠著,投資方早跑光了。
結果沒幾天突然翻盤了。80后90后的觀眾開始往影院沖,到處都是說要支持陳佩斯,叫他“最干凈的藝術家”。一開始以為大家就是嘴上喊口號,誰知道票房直接飆升,四天沖到4400萬,豆瓣評分9.6,網上全是好評,居然一個差評都沒有。
影院經理說從沒見過這種反常事,預售慘到沒人要,結果全靠觀眾口口相傳翻盤。陳佩斯的老搭檔朱時茂之前還擔心現在沒人看電影了,結果好片子一出來,觀眾還是愿意掏錢?,F在影院排片又多了起來,聽說這場能一直放下去。
這事有意思的是,以前誰信預售數據差點的電影能翻盤啊。資本瞅著數據覺得沒戲就撤,觀眾卻用真金白銀投票,愣是把電影從沒人要變成熱門。有人問為啥非要支持陳佩斯,評論里就一句話:“就因為他拍戲從來沒整過花架子?!?/p>
現在網上都在討論這是不是觀眾最后的倔強。你看吧,好電影到底有人看,就算投資方不識貨,普通觀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至于以后能不能再遇上這種事,誰知道呢。電影還在放,這事就這么過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