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檔確實太冷了,冷到讓人感覺不像是全年三大檔期之一。
半程總票房創下近十年(除2020年疫情特殊年份外)同期新低,甚至低于受口罩影響的2021年與2022年。
領跑暑期檔的《侏羅紀世界:重生》目前票房也僅突破5億關口,還是春節檔以來第一部破5億的影片。
剩下的片子無一例外,別說5億保衛戰,破億保衛戰都打得很艱難,若沒有《哪吒2》撐著門面,這塊遮羞布恐怕早就被扯下來了。
就這,還有人說《哪吒2》虹吸效應吸干了大盤。
現在哪吒走了,把暑期檔這么大一塊蛋糕留給你們了,可你們愣是切不下來一塊,是不喜歡吃嗎?還不是因為啃不動。
觀眾不是走了,觀眾一直都在,經濟大蕭條反而是電影行業繁盛的時期,可現在卻相反,是你們讓觀眾不愛看電影了。
觀眾為什么不愛看電影了?其實原因并不難猜。
一是電影的公信力崩了,這點很致命,好萊塢在國內漸漸不受寵,他們自己也不爭氣,總是炮制許多爛片。
再加上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民族情緒達到了一個高點,國產片本應該抓住這波機會乘勢而上,怎料祭出一部部爛片。
最關鍵的是拍了爛片不承認,反倒怪這怪那。
怪觀眾不懂審美,怪觀眾不走進影院支持,怪短視頻搶了他們的觀眾,怪短劇把觀眾養的沒耐心了,總之就不是他們的原因,不知道何為反思,批評與自我批評從不單行。
最典型的還得是陸川,至今仍覺得自己的爛片沒問題,是觀眾的問題,圈子里像他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有他們這種固步自封的人在,電影有何信譽可言,電影又何談進步。
二是沒有大片帶,凡是大檔期一定要有領軍人。
去年有《抓娃娃》,《異形:奪命艦》,前年有《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封神1》等,22年有《獨行月球》《侏羅紀世界3》。
反觀今年,7月份已經快結束了,可以確定無一大片,破5億有且僅有一部,8月份的《731》《浪浪山的小妖怪》《東極島》,倒是有大爆的潛質。
可目前這情勢,《731》不好借勢,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沒什么動靜,《浪浪山》不是什么10億級別,《東極島》有可能,但白皮貴,管虎口碑等問題都會影響其票房。
三是電影已經不是大部分人想娛樂時的選擇了。
經濟下行,大家手里沒有多少閑錢,雖然看電影是社交活動中相對較低的花費,但大家顯然不愿意花一些沒必要支出的錢。
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跑步、爬山、徒步等開銷比較少的地方,減少了很多娛樂活動,精神世界的滿足不再依靠單一的電影。
四是宏大敘事、男女敘事、社會敘事都不管用了。
整天不是高喊民族主義,就是男女對立,亦或是社會議題,誰必須為誰發聲,誰又莫名其妙的迫害了誰,誰又因什么羞恥了。
看似變了,其實就是從一個罵仗變成了另一個罵仗,時間一久自然就厭煩了,所以大家貌似更偏愛爽片,但爽片難得。
五是霸占內娛影視資源的“抱團權貴”們讓電影圈的路越走越窄。
文化產業的人才更替并不是越老越好,越老反而更易形成門閥制,讓階級跨越的道路被堵塞。
電影圈就是如此,殘留的盡是些封建東西,郭帆、餃子等人打破了一些規則,觀眾就看到了一些好片,可見,不破不立。
綜上,觀眾被背刺后清醒了。
原來我們一直認為電影藝術,敢情在人家眼里是商品,而我們是工具,還在用以前那套騙人,沒人會再上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