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5年高考本科批次錄取工作正有序推進。當前,國家專項計劃錄取正在進行,緊隨其后,地方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的錄取工作也將陸續啟動。三大專項計劃作為教育扶貧的重要舉措,在實施區域、志愿設置和投檔方式上各具特色。
在實施范圍上,國家專項計劃面向68個原集中連片特困縣和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要求考生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和3年完整高中學籍,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亦需具有當地戶籍;而高校和地方專項計劃則面向更廣的119個縣(市、區),包括民族地區、原特困地區、革命老區和艱苦邊遠地區,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須為這些區域內的農村,考生本人同樣需滿足連續3年當地戶籍與學籍要求。這種差異化設計精準對接不同地區教育發展需求。
志愿設置方面,國家專項與地方專項同在本科批次A段投檔,各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每組內含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調劑選項。高校專項安排在A段之后、B段之前錄取,僅設2個院校專業組順序志愿(每組同樣含6個專業及調劑選項)。獲得多校入選資格的考生需自主排序填報。
投檔規則上,國家專項與地方專項采用平行志愿模式,嚴格遵循“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原則,按分排序、依志愿向高校投放合格檔案。高校專項實行順序志愿,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若計劃未滿,再投檔第二志愿符合條件者。其錄取分數線原則上不低于四川省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
針對考生關注的轉專業問題,官方回應稱通過專項計劃錄取的考生,轉專業機會與具體高校規定直接相關。部分高校(如某大學)允許專項生與普通生同等轉專業;部分(如另一大學)則限定高校專項生僅可在本院(部)內轉專業;地方專項生轉專業通常需符合高考選考科目要求??忌氁凿浫‘斈陮W校官方政策為準。
值得注意的是,按四川省規定,被三大專項計劃錄取后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來年不再具有專項計劃報考資格。隨著地方和高校專項計劃錄取即將展開,考生需密切關注各環節時間節點。(趙蝶)
編輯:趙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