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要創造世界奇跡!
投資1.2萬億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在雅魯藏布江下游開建,咱自家在造福人類,印度卻跳出來指責我們威脅他們國家安全,只因項目一旦建成,整個南亞地區將發生巨變,就連莫迪也別無選擇,這是為何,今天就來看看咱媽的頂級陽謀!
關于雅魯藏布江下游那座水電站,輿論場上吵得不可開交,一派人說它是重塑南亞地緣的“頂級陽謀”,另一派人則堅持它只是個單純的基建項目,勸外界不要過度解讀。
老實說,這兩種觀點都只說對了一半,糾結于中國的意圖是善是惡,已經完全偏離了問題的本質,一座投資1.2萬億的超級工程,它的威力不在于設計圖紙上的目標,而在于它一旦建成,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
然而,就在全球都對這件事感度關注的時候,印度卻發出了不滿的意見,雅魯藏布江的河流流經印度,在印度境內稱之為布拉瑪普特拉河,印度就以此為借口,稱我們在掠奪印度的水資源,危及到了他們的用水問題。
很多印度人一聽建大壩,腦子里浮現的就是一個巨大的水龍頭,隨時能關閘斷水,讓下游的印度陷入干旱,或者開閘放水,制造一場人造洪水,聽起來很嚇人,但它在雅魯藏布江這個項目上,根本行不通。
我們當然不會插手他們的水資源問題,這個水電站也做不到這個程度,那他們為什么要這樣揣測我們呢?因為前不久他們剛剛單方面停止了《印度河河水條約》,并且聲稱不會給巴基斯坦留一點水資源。
而我們在自己的領土上搞建設,他們沒有理由來指責我們,我們走的每一步都光明正大,但是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在永久性地改變局勢。
工程師給出的方案,不是在峽谷里建起一座幾百米高的巨型水庫,是修一座相對較低的壩體,作用只是把水位抬高,然后將水引到一條超長的隧洞里。
這條隧洞才是關鍵所在,它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利用大拐彎地區超過2000米的天然落差來進行水力發電,它的核心功能是“引水發電”,而不是“蓄水調洪”。
所以這個項目不會對下游水量造成實質影響,但是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的作用可不止于此。它真正改變的恰恰是那些為了建它而展開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為要想建設發電站就要先從曾經的“高原孤島”墨脫縣施工,從而解決運輸的致命問題。
墨脫曾是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物資難以運輸進去,而這個水電站,光砂石骨料的需求就超過1.5億噸,是三峽工程的三倍,如果沒有路能將物資運輸進去,所有的設想都將會是紙上談兵。
因此,工程實施的第一步,就是沿著雅魯藏布江峽谷,修建一個全新的的交通網絡,其中包括公路、鐵路、橋梁、隧道,這些為了運輸水泥鋼筋而建的基礎設施,將徹底打通藏南地區的任督二脈。
這個計劃只要開展,沿線的每天物資運輸總量,將從過去不足1000噸,飆升到“萬噸級”以上,這意味著什么?軍事分析家早就說清楚了,這樣的后勤能力,足以支撐起一個重裝集團軍在前線的高強度持續作戰。
歷史的教訓就在眼前,1962年我們為什么在打贏之后還要后撤?就是因為后勤補給線跟不上,這是一個刻在骨子里的痛,大雪封山前線的彈藥和糧食就運不上去,而現在,這個困擾了幾十年的戰略短板,將會被一座水電站的附屬品從根源上解決掉。
西藏的經濟水平也一直不高,財政上給更是需要中央不斷“輸血”,但這座電站建成后,每年就能給西藏帶來超過200億的財政收入,是它現有財政收入的兩倍還多,一個從今往后可以自己“造血”的西藏,其作為戰略后方的穩定性將發生質的飛躍。
現在,這座水電站就像一個沉默的巨人,硬生生鑿出了一條高速公路,它所帶來的交通、經濟和能源能力的質變,正在單方面地、不可逆轉地打破這種平衡。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和它背后的整個基建網絡,印度阻止不了,他們所謂的“沒有選擇”,指的就是這種被動接受一個越來越不利的戰略態勢的無奈。
所以,這座水電站究竟是基建還是武器?再爭論這個已經毫無意義,它就是21世紀國家博弈最典型的樣本,當一個國家能夠將改變自然的力量,轉化為國家發展的動能時,這種發展本身,就是最強大的戰略威懾。
它不需要開一槍一炮,它的存在,就是對舊有格局的顛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的故事告訴我們,地緣政治的最高境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對抗。
而是通過重塑物理空間和經濟格局,為自己贏得一個持久的、不可動搖的戰略優勢,當牌桌上的牌都被你重新洗過一遍時,游戲的勝負,其實早已注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