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長,吾輩必當自強",17歲的張子宇用這句古語為自己的首次成年組洲際大賽畫上句點。這位身高2.26米的年輕中鋒,在女籃亞洲杯上完成了從潛力新星到國際賽場焦點的蛻變,也留下了關于成長與團隊的深刻命題。
賽場上的張子宇展現出驚人的統治力:小組賽場均15.6分5.6籃板,命中率67.4%;銅牌戰對陣韓國18分7籃板3助攻;半決賽挑戰日本貢獻17分9籃板。憑借身高優勢,她的籃下命中率高達81%,夢幻腳步與2+1強打成為招牌,被日本球迷冠以"籃球界大魔王"的稱號。更令人驚喜的是其策應潛力——對陣韓國時一記四分衛式長傳助攻王思雨快攻,正是宮魯鳴口中"未來大殺器"的生動注腳。
但首次征戰成年賽場的短板同樣明顯。面對日本"小快靈"戰術,她的防守移動與籃板卡位成為突破口,體能不足導致末節效率下滑;與隊友的配合仍顯生疏,偶有折返跑的尷尬時刻。這些問題在半決賽被放大,當日本隊命中16記三分時,雙塔陣容的防守漏洞成為爭議焦點。
輿論場的分歧恰是她成長的縮影:支持者視其為"跨時代新星",認為應揚長避短;質疑者則指向教練組過度依賴身高的戰術。宮魯鳴的評價客觀卻也引發討論——既肯定其"絕對身高是獨特優勢",又強調需全隊協防彌補短板。而張子宇的回應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感謝籃協、教練組與隊友的幫助,坦言成績遺憾卻堅定"為中國籃球拼搏"的決心。
正如她所言,亞洲杯只是起點。補全中遠投與體能短板,深化團隊默契,這位"大魔王"的籃球之路還很長。而中國女籃能否借其潛力重返巔峰,或許就藏在她從"學會適應"到"引領賽場"的蛻變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