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遼寧大連,眾多游客在星海灣景區游玩、觀賞海鷗。圖/IC photo
暑期很熱,對于許多的城市,今年更是如此。
連續高溫天氣疊加通勤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真考慮:不是去哪兒拍照打卡,而是去哪兒能好好喘口氣。于是,一批氣候宜人、節奏緩慢、文化氛圍濃厚的“清涼治愈型城市”逐漸成為暑期出行的心頭好。
本次報告中,我們在基于抖音及小紅書平臺上的評論內容情緒占比,進行的聚類分析,將樣本城市劃分為六大“情緒類型城市”,每一類都有鮮明的指標特征和代表城市,以及對應的適宜游客偏好。這六大情緒類型包括“松弛出片型”“氛圍多元型”“氛圍夜生活型”“氛圍出片型”“松弛宜居型”和“清涼治愈型”,基本上每個城市都由兩種及以上的情緒類型所主導。每一類的聚類邏輯在于,它們在平臺用戶分享的評論內容中呈現出相似的情感畫像和體驗側重。
尋找讓人“好好喘口氣”的治愈之城
“清涼治愈型城市”的最大共同點,是讓人“舒服”:不是那種驚艷式的好看,而是那種待上一天,覺得空氣都讓人安心的舒服。它們可能沒有超級火的網紅景點,但有天然的避暑條件——海風、山林、湖泊、陰翳的老街巷;也有厚實的文化底色,讓你可以在降溫的同時,慢慢沉浸在歷史與人文的溫潤之中。因此,簡單來說,其核心特征在于夏季清爽宜人的氣候或獨特的避暑環境,以及豐富的人文底蘊帶來的精神享受。
比如貴陽和大連,一南一北,一個是“林城”,一個是“濱城”,都是典型的清涼治愈代表。貴陽的夏季氣溫鮮有突破30攝氏度,街頭綠樹成蔭,老城區的小巷、市集、苗侗風情融在空氣里,讓人一下子從火熱的節奏中抽身。而大連則因其緯度、海洋性氣候和干凈的城市結構,成為北方人夏天最想去“住一陣子”的地方。這里既有海濱和廣場的開闊,也有老式電車與歐式街區的緩慢,它不追求驚喜,而是讓你一點點把身體放松下來。
2025年7月11日晚上10時許,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大批游客在拍照打卡,或者漫步游覽。圖/IC photo
西安同樣是一座值得一去的城市。作為一個以“熱”著稱的內陸古都,它并不天然避暑,但卻用另一種方式進入了“清涼治愈”的序列。很多人選擇在西安城區完成白天的文化游覽后,轉戰秦嶺、驪山等郊區高山林地,完成身體層面的“降溫”。這種“城市+山林”的組合,滿足了人們既不想遠離城市文明,又渴望接近自然的雙重愿望。而西安本身濃重的歷史感與當代市井氣息,也為“心靈療愈”提供了厚度。
再比如,蘭州作為古絲綢之路重鎮,黃河穿城而過,自帶一種蒼涼雄渾的文化氣質。夏季的蘭州比南方涼爽干燥,傍晚在中山橋邊吹風、看兩岸燈影,非常愜意。游客在蘭州既能品一碗地道牛肉面、感受市井人情,也能參觀甘肅省博物館、白塔山等了解西北歷史。
總而言之,清涼治愈型城市適合文化愛好者和避暑度假者雙重身份。如果您向往深度文化體驗,又希望旅途中身處宜人的氣候環境中,這類城市將是不二之選。尤其在夏季,帶著孩子和父母的家庭、喜歡避暑的游客會偏愛這些地方。在這里,既能潛心欣賞歷史文化之美,又可享受自然賜予的清爽與寧靜,一舉兩得。
文/鄭偉彬
編輯/肖隆平
校對/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