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3
【編者按】
行政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重要方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機制。
202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規定,司法行政部門即為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代表本級政府承擔行政執法監督具體事務。
澎湃新聞觀察到,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司法部隨即部署推進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各地司法廳局積極落地實踐、具體作為。如何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如何進一步嚴格規范涉企行政執法?
為此,澎湃新聞聯合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司法部法治宣傳中心推出2025年“司法廳局長訪談”,分享有關行政執法監督、涉企行政執法的地方經驗。本期訪談嘉賓為黑龍江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崔永洪。
22:43
不久前,黑龍江省司法廳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全省涉企行政執法違法違規突出問題線索。這是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在地方的落地之舉,“專項行動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企業的參與。”崔永洪說。
在他看來,行政執法工作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公開征集問題線索實際上就是“開門搞監督”,可以有效壓縮權力的尋租空間。
在行政執法監督方面,黑龍江也進行了積極探索。比如,建立了576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制定“不予行政處罰、從輕行政處罰、減輕行政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四張清單制度;對13個市(地)的涉企行政執法工作開展全覆蓋式明察暗訪。同時,制定出臺11項制度,以此保障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規范開展。
2024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完成了省市縣鄉四級“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機構”的掛牌、用章。崔永洪說,掛牌用章之后,司法行政部門以本級政府名義開展監督工作,劃清了政府監督與部門監督的邊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化賦能方面,2021年以來,黑龍江省全面推行“電子執法證”,7.5萬名行政執法人員已經全部持證。同時,“黑龍江行政執法APP”還增加了“掃碼入企”功能,通過不斷推進信息系統的迭代升級,做到及時監督、全過程監督,以此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效能。
黑龍江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崔永洪遠程連線澎湃新聞北京會客廳,與記者交流有關行政執法方面的內容。澎湃新聞記者 權義 圖
“開門搞監督”:公開征集違法違規線索,壓縮權力尋租空間
澎湃新聞:近期,黑龍江省司法廳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全省涉企行政執法違法違規突出問題線索。這一行動有何背景和現實考量?
崔永洪: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是黨中央立足于當前國內國際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3月,司法部對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進行了動員部署。
我們認為,專項行動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提高針對性、有效性,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企業的參與,所以,我們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問題線索。這樣做,有三方面的益處。
一是更好宣傳國家政策。通過發布公告,讓群眾和企業都了解,國家整治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的堅定決心、糾治問題的堅定立場,向社會釋放出積極的政策信號。
二是充分鼓勵群眾參與。行政執法工作面廣量大,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公開征集問題線索實際上就是“開門搞監督”,通過公布舉報平臺、舉報郵箱等方式,建立起群眾意見建議的反饋通道,把主動權交給群眾,讓企業都參與進來,讓全社會互動起來。
三是有效提高監督效能。我們發布公告,就是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將行政執法工作置于公眾監督之下,與政府監督形成合力,有效壓縮權力的尋租空間,取得更好的監督效果。
涉企檢查的“度”:防止“監管真空”,避免“執法擾企”
澎湃新聞:當前,涉企逐利檢查、任性檢查等問題仍然存在。黑龍江省如何做到涉企行政檢查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崔永洪:行政檢查是行政執法的重要方式,對引導規范企業合法經營、預防糾正違法行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關鍵是要把握好“度”。這個“度”,就是既要防止“監管真空”,做到該檢查的必須檢查;又要避免“執法擾企”,做到不該檢查的堅決不查。
針對不缺位:就是堅持依法行政,對法律明確規定的檢查,以及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數據監測的問題線索,確需檢查的,一定要檢查到位,可以不受頻次上限的限制,但明顯超過合理頻次的,我們及時跟蹤監督,防止出現“走過場”或“卸責式”檢查;同時,對人民群眾十分關切的,與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領域,該查的不但要查,而且要嚴格進行。
針對不越位:就是堅決糾正不規范執法行為,我們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加強執法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黨性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大法律知識、執法技能的培訓力度,嚴把“入口關”,執法人員必須通過考試取得執法資格,確保持證上崗。
二是行政檢查必須向社會公開。我們在黑龍江省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設置了“涉企行政檢查公示專欄”,執法單位必須向社會公示行政檢查的實施主體、檢查事項和依據、檢查頻次上限、檢查標準、檢查計劃、檢查文書等六項內容,確保行政檢查公開透明。
三是檢查程序必須規范。我們在黑龍江省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監督平臺上,研發了“掃碼入企”功能,執法部門必須先在平臺上錄入檢查計劃、發布檢查任務、申請“檢查碼”,入企檢查時必須同時“亮證”“掃碼”,記錄檢查過程,上傳檢查文書,做到檢查全程留痕、可追溯。企業還可以在平臺上進行“一鍵評價”,對檢查行為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
四是嚴肅追責問責。對逐利檢查、任性檢查等行為,我們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及時責令改正。特別是對企業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直接督辦并予以通報曝光。對執法單位負責人或者相關責任人,進行公開約談;涉嫌違紀違法的,還將依法移送紀檢監察機關。
行政執法監督實踐:建立576個聯系點,治理“程序空轉”等現象
澎湃新聞:在行政執法監督方面,黑龍江有何實踐探索?特別是對于行政機關“不作為”“程序空轉”等現象,如何治理?
崔永洪:我們結合黑龍江實際,不斷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職能,做了很多積極探索。比如,線索來源上,我們在全省建立了576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選聘了1550名監督員,在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開通了涉企服務專線,發布了征集問題線索的公告,線索收集渠道在不斷拓寬。執法方式上,我們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制定“不予行政處罰、從輕行政處罰、減輕行政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四張清單制度,廣泛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等柔性方式,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監督形式上,我們派出工作組,對全省13個市(地)的涉企行政執法工作開展全覆蓋式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及時推動解決。
特別是對于行政機關“程序空轉”“不作為”等現象,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治理。一是列出重點。我們建立了年度計劃工作機制,每年實施5項規定動作,即:制定1個工作方案,開展1次專項監督,對1部法律法規或規章的執行情況開展行政執法檢查,開展1次案卷評查,開展為期1個月以上的明察暗訪。除此之外,還根據形勢任務需要,適時開展其他監督。
二是加強督導。堅持常態化監督、專項監督、重點監督相結合,每年對行政執法工作進行評議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法治政府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倒逼行政執法單位落實責任、嚴格履職。
三是明晰責任。早在2018年,黑龍江省政府就公布施行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行政執法單位及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權責清單、法定程序和工作流程履行行政執法職責。對存在“程序空轉”“不作為”、責任落實不力的行政執法單位,進行限期整改、通報批評,約談主要負責人;對直接責任人暫扣行政執法證件、調離崗位、取消執法資格;涉嫌違紀違法的,還將積極與紀檢監察機關聯動,進行線索移交。
黑龍江在全國率先使用政府監督局名稱及印章。崔永洪在訪談中表示,掛牌用章之后,劃清了政府監督與部門監督的邊界。
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體系:出臺11項制度,率先使用政府監督局名稱及印章
澎湃新聞:在建設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體系上,黑龍江司法行政部門有何具體舉措和成效?
崔永洪: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我們采取了一系列務實舉措,系統性、一體化建設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
一是健全上下貫通、權責清晰的組織體系。根據《意見》,我省明確司法行政部門代表本級政府履行行政執法監督職責,在全國率先完成了省市縣鄉四級“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機構”的掛牌、用章。可以說,組織體系的建設成效還是很明顯的。
二是建立重點突出、務實管用的制度體系。我們結合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職責,以工作流程、平臺建設、印章管理、隊伍建設為重點,制定出臺了11項制度,編制了《黑龍江省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法規制度匯編》,用嚴密的制度保障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規范開展。
三是健全精準發力、權威高效的實施體系。我省有52個行政執法領域。我們不斷完善行政執法監督的手段和方式,強化日常監督、重點監督、專項監督,綜合運用聽取執法工作報告、統計分析、評議考核、實地檢查、案卷評查、案例指導、績效評估、督促自查、明察暗訪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執法監督的精準性、實效性。
四是健全條塊協同、內外協作的聯動體系。我們建立了行政執法監督與法治督察、行政復議、人大、審計、紀檢監察等協同配合機制,形成監督合力。去年,我們就向省紀委監委移交了33條問題線索。為了更好服務黑龍江冰雪旅游,我們協調8個省直執法部門,聯合開展了護航冬季冰雪旅游專項監督,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是健全要素匯聚、便捷高效的數字體系。我們采取省級統建、省市縣鄉四級共用的模式,建成了黑龍江省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監督平臺,全省行政執法及監督用戶全面上線應用,全面匯集行政執法數據,實現了案件線上辦理、行為線上監督、意見建議線上反映。平臺先后榮獲了全國“智慧司法創新方案”“數字化監管優秀案例”和第七屆“法治政府獎”等獎項。
澎湃新聞:您剛才說到,黑龍江較早完成省市縣鄉四級使用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名稱及印章工作。這一做法有何現實意義?
崔永洪:我認為,使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的名稱及印章,并加掛了牌子,對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具有基礎性的保障作用。
一是明確了監督職能。我們在掛牌用章的同時,明確了司法行政部門作為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機構,代表本級政府承擔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具體事務,負責指導監督行政執法工作;設在鄉鎮、街道的司法所協助縣級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開展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這就明確了司法行政部門行政執法監督的主體資格和主要職責。
二是提高了監督權威。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之后,司法行政部門與原政府法制辦合并,由司法行政部門行使監督職責,有的部門就誤以為,行政執法監督從“層級”監督變成了“同級”監督,執行力和權威性有所弱化。掛牌用章之后,司法行政部門是以本級政府名義開展監督工作,提升了行政執法監督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三是壯大了監督力量。目前,我省的司法行政部門內設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機構,市級實現了全覆蓋、縣級新增了34個;行政執法監督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工作人員增加到了1200人,監督力量明顯增強。我們還組建了行政執法監督專家庫、人才庫,吸納專家175人、專業人才90人,監督工作的專業性也在不斷提高。
行政執法監督信息化再升級:全面推行“電子執法證”,實現全過程監督
澎湃新聞:我們注意到,黑龍江司法行政部門還在全國率先推行了“電子執法證”。在加強信息化監督方面,黑龍江如何具體賦能?
崔永洪:2021年以來,我們全面推行“電子執法證”,目前,除人民警察外,全省7.5萬名行政執法人員已經全部持證。另外,我們還開發了“黑龍江行政執法APP”,在監督平臺上增加了“掃碼入企”功能,就是要通過不斷推進信息系統的迭代升級,實現資源的整合、力量的融合、手段的綜合,以此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效能。
一方面,做到了及時監督。執法時,執法人員必須先“亮證”,監督平臺將實時記錄其個人信息、單位信息、亮證時間和區域等,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系統會自動預警,提示監督機關及時跟蹤、開展監督。另外,群眾和企業還可以掃碼查詢執法人員身份,核實執法資格,有效防止無資格人員執法。
另一方面,實現了全過程監督。我們建立了行政執法數據歸集共享機制,全面匯集行政執法主體、人員、行為、結果等信息,集中掌握行政執法全過程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違規異地執法、逐利執法、超頻次檢查、多頭檢查等突出問題,強化全鏈條問題整治,有力維護群眾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設計:白浪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實習生 李怡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