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家長注意了!
區級“1+3”報名通道已經開啟,但留給大家的報名時間只有今明兩天!
想要穩穩抓住這波升學紅利,此時就是家長和孩子做出關鍵抉擇的最后時刻!
這份緊迫感背后,是區級“1+3”培養實驗的火爆升溫。
短短兩年,實驗學校數量翻了三倍,培養實驗計劃增加近5000人,實打實地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照此勢頭,預計明年“1+3”培養實驗計劃將會突破萬人。
更讓家長心動的是,“1+3” 切實有效地緩解了升學焦慮。
免于中考廝殺,提前一年銜接高中,還能被適配的高中課程精準托舉。對中等及偏上的學生來說,這簡直是難以抗拒的“時間紅利”。
尤其當真正的中考洪峰尚未到來,這條提前鎖定高中的優質路徑,更值得小學和初中家長重點關注。
今年區級“1+3”究竟釋放了哪些重磅信號?各區家長該如何解讀最新動向?不同學校的培養特色有何差異?面試又有哪些關鍵門道?具體內容一起來看——
揭秘今年區級“1+3”三大看點
學校數量增加約30%
培養計劃增幅近50%
今年最大的看點之一是培養實驗學校大幅 “擴軍”,總體計劃數占比可觀,成為北京初升高的重要升學渠道之一。
今年“1+3” 實驗學校共 119 所,總培養計劃 8795 人。其中市級實驗學校共有 6 所,培養計劃共 970 人,和去年相比總體保持穩定;區級實驗學校共 113 所,比去年增加 37 所,培養計劃共 7825 人,增加 2781 人。
新增一批優質高中
重點關注名校集團校
“1+3”實驗學校布局和結構進一步優化,今年新增了一批備受家長關注的學校,含金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比如,海淀區的清華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人大附中分校、十一實驗中學、首師大附中一分校等,東城區的匯文實驗中學等;西城區的156中學、西城外國語學校等;朝陽區的八十中學睿德分校等;豐臺區的十一學校中堂實驗學校等;通州區的北京第一實驗中學、運河中學等;順義區的北師大實驗中學順義學校等;大興區的興華中學等;延慶區的八一實驗學校等;經開區的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北京亦莊實驗中學等。
建議家長務必關注新增學校背后的集團背景。
比如,156中原本就是西城老牌優質校,現在又是北京四中集團校。再比如,匯文實驗中學初中部和本部一起上課,高中部與本部實現三個年級的一體化管理。
家長還需了解集團龍頭校是否與集團成員校存在聯合培養,優秀學生是否有機會通過“游學”方式去本部上課等。
東西海朝中招差異化布局初現
家長務必留意本區最新動向
北京淡化中考中招的核心策略是 “大減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載體”,逐漸減少單純以考分升學的人數比例。
各區在落地路徑上存在差異,家長要重點關注所在區中招政策的變化。
東城和西城的 “1+3” 培養實驗比較相似,都新增了中位優質校,但整體計劃數對升學影響并不大。東城可重點關注聯培班,比如匯文與匯文實驗、景山與 65 中、東直門與 165 中等;西城今年校額到校升學占比大幅增加,主打教育均衡,家長可重點關注所在學校的校額到校名額。
與西城強化校額到校不同,海淀今年校額到校增加名額有限,統招仍占升學70%左右,多渠道升學的增量主要來自集團直升和區級“1+3”。
海淀區級“1+3”在全市各區里變化最大:去年22校1687人,今年直接擴至30校2570人。
不僅如此,海淀幾所成熟的“1+3”實驗校示范效應顯著,交大附、五十七中等培養實驗已有小成。
新增一批優質校更直接拉高了海淀區級“1+3”整體水平。比如,清華附實驗、人航、建華實驗等幾所學校的定位接近“六小強”,人分、西山學校、十一實驗等處于持續上升態勢。
海淀60%公辦高中參與“1+3”培養實驗,也為不同層次的孩子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朝陽與海淀有點類似,中考統招占比70%左右,“1+3”學校名單相對優質,大多是龍頭高中下面的集團校。
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報考“1+3”?
家長要做好哪些準備?
哪些孩子適合報考“1+3”?怎樣為孩子選擇一所適配的“1+3”實驗校?
一看興趣特長與培養實驗是否精準匹配。
“1+3”培養方向越來越清晰,各所學校會明確告知家長重點培養方向。
家長要先想清楚孩子未來發展方向,再借助特色課程和資源賦能,讓孩子用更充足的時間、更連貫的方式培養興趣特長。
二看孩子成績是否穩定,有沒有明顯弱科。
因為中考的確存在不小的不確定性,而“1+3”培養實驗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長鏈條式的貫通培養模式,讓孩子提前鎖定高中,在減少升學負擔的同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高考。
第三點最關鍵,填報志愿切忌盲目“摸高”。
區級“1+3”只能填報一所學校。一旦進不了面試,機會就白白浪費了。
而且,“1+3”按照1:3的比例組織報名學生面試,計劃越多,進入面試的幾率相對越高。
建議堅定選擇“1+3”路線的家庭適當“降檔”,選擇計劃充足、正處于強勁上升期、對孩子關注度高的學校!
需要提醒的是,入選“1+3”項目的學生,還是要參加中考,學業水平考試合格仍然是升入高中的硬門檻。
“1+3”課程特色有何不同?
面試到底測什么?
總體來看,今年各所區級“1+3”實驗校進一步明確培養方向,聚焦特色課程,因此也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面試要求。部分學校的培養方向及課程特色梳理如下——
科技培養方向
匯文實驗“AI+” 數智科技“1+3” 培養實驗以小而精的前沿科技為特色。
27中開設積極探索航空科技特色課程建設,注重科技創新人才的培育。
北師大亞太面試內容從綜合素質、科學素養、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進行考察。
人航重點建設科學課程、科技課程和航天特色課程,報名時可重點介紹個人性格特點、學習成長經歷、興趣愛好等。
建華實驗學校聚焦數理與人工智能方向,面試問題涉及數理思維、閱讀能力、口語表達、真實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和人工智能應用基礎素養等方面。
人大附中西山學校課程強調中外融合、數智賦能,構建“智慧未來1+3”課程體系,建議對數學、自然科學及計算機科學感興趣的學生關注。
育英中學突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特色,面試考察學生與課程培養方向的匹配度,聚焦自主思考能力、現場學習能力、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101中溫泉校區聚焦科學與技術(STEM)方向,面試包括綜合素質問答、培養方向等相關活動體驗。
北京第五實驗學校面試主要考察語言表達、價值取向、邏輯思維、科學素養、心理素質等方面。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培養理工科技創新型人才,面試包括自我認知、生涯規劃、心理評價、學習理念、興趣愛好、藝術體育及科技創新經歷等。
建華實驗亦莊學校用“科技成長”課程引領創新人才培養,用跨學科學習、項目式學習、STEM課程等變革學生學習路徑的優化與提升。
人文、藝體、語言培養方向
北師大二附中未來科學城學校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培養人文基礎寬厚的各領域拔尖創新人才。面試必答題2道(含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各一題),抽簽確定題目。
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是全市唯一的“陽光體育1+3”培養方向。面試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品質和運動體能,也考察語言表達、邏輯思維、興趣愛好以及培養課程基礎。
北外附中以小語種學習為培養目標,其中德語、西班牙語設置高階班,德、西語種須達到A2以上水平方可報名;日語、俄語、阿拉伯語為零起點班。
北外附校7個培養方向,包括英語、德語(高起點)、西班牙語(高起點)、法語(高起點)、日語(高起點/零起點)、俄語(高起點/零起點)、韓語(零起點)。
中法實驗學校培養人文、社會、語言類人才,要求報名學生對法語學習有興趣。
二外附中(北京中學外語分校)以外語課程建設、中法合作辦學為支撐,測試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等。
綜合培養方向
交大附中東校區同時開設美術和工程方向,需在“自我推薦”首句說明個人申報方向。美術組考查素描、色彩,工程組進行工程實踐活動和無領導小組活動。
海淀區教師進修附屬實驗香山分校厚植人文、強化數理,面試包括體能評估、個人特質(適配度)評估、科技探究活動三個環節。
海淀實驗中學重點培養在航空航天、材料科學、計算機等方面有興趣和志向,或在金融學、新聞學、藝術等方面有優勢的科技、人文類創新型人才。
北京實驗學校構建“科技+人文”雙軌并行的“1+3”培養體系,以項目式學習實現學科融合與初高中有效銜接。
北師大三附中培養方向為人文和科技,培養人文素養深厚、科技領域見長的創新人才。
八一玉泉同時開設科技和美術兩個方向。科技培養計劃40人,美術25人。
北京中學傳媒分校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與人文綜合素養,面試突出考察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
人大附中經開學校培養既有科技專長,又有人文底蘊;既具創新能力,又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人。
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課程體系以經濟教育和科技教育為兩翼,助力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
北京市第二中學經開區學校依托贏未來課程體系,培養有思考力的學習者、有影響力的創新者、有品格力的幸福者。
十一順義(楊鎮一中)強調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面試考察人文底蘊、科學素養、發展潛力以及身心健康狀況等綜合素質。
文|京教君
素材來源|相關學校公眾號、太星初升高、京城教育圈等,“京城教育圈”進行內容補充和編輯整理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