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項目上馬,稻蝦種養的用水就有了保障,再也不用為這發愁了。”近日,說起即將開工建設的水利項目,六安市葉集區姚李鎮魯大莊回民村黨支部書記張玉宏充滿期待。
魯大莊有2000畝稻蝦綜合種養區,但水利設施老化、灌溉不暢,一直是種植戶們的一塊“心病”。葉集區相關部門到村走訪了解情況后,積極協調將其納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水利項目,目前已完成設計招標。項目建成后將惠及30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種植戶,實現“旱能灌、澇能排”,讓種植戶們吃下“定心丸”。
不僅聚焦群眾農業生產訴求出實招,六安在破解企業發展難題上同樣精準發力、紓難解困。
“這筆500萬元的‘落地貸’,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安徽柳宙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理萬緒軍言語中充滿感激。這家2024年新落地的企業正處于建設投產關鍵期,卻遭遇了貸款難題。六安開發區得知后,協調金融機構以“落地貸”方式成功放貸,及時為企業提供了初創期流動資金。
“利息高、額度低、手續繁”,是不少企業融資時面臨的痛點。學習教育中,六安開發區組織105名黨員干部深入走訪238家企業,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通過調息減負“降成本”、擴額增信“提額度”、簡化流程“優服務”三大舉措,為區內企業發展引入金融“活水”,推動服務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轉變。
從“金融活水”到“貼身服務”,六安各地通過精準施策,回應企業所需,助力企業發展。
霍山經開區把學習教育融入為企服務各環節,落實落細企業全員包保聯系服務機制,創新組建“企業管家”隊伍,聚焦企業痛點難點,解發展所難、排經營所困。
“訂單量噌噌往上漲,多虧了園區的‘管家’,我們扎根發展的底氣更足了。”安徽鴻瑞通風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賢忠說。前段時間,“企業管家”上門走訪,得知企業從外地遷入霍山,上下游配套鏈不太熟悉。霍山經開區通過產業信息共享平臺,快速匹配、精準牽線,為其引薦相關企業并推動開展合作。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六安市深入查擺問題,扎實開展訪企入村和“聽意見、解難題、促發展”專題行動,聚焦群眾所盼、緊扣企業所需,建立健全閉環管理機制,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見實效,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走訪企業2100多家、行政村1700多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400多個、農戶2500多戶,收集到各類訴求1950多個,八成以上已辦結,剩余訴求正在積極辦理推進中。
■ 本報記者 黃永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