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這個被忽視的戰略資源,正在上演一場 “丑小鴨變天鵝” 的逆襲大戲。當北方稀土上半年凈利潤暴增 1882% 的公告砸向市場時,我就知道,屬于稀土的時代真的來了!現在不是要不要參與的問題,而是該思考 ——這輪價值重估的天花板究竟在哪里?
供需格局大逆轉:政策鎖死供給,需求瘋狂抽血
先看供給端,國家玩的是 “饑餓營銷” 頂級操作。2025 年開采配額增速直接砍到 5.9%,總量僅 27 萬噸,創十年新低。更絕的是,中重稀土出口管制直接讓海外氧化鏑溢價超 300%,歐洲車企哭暈在廁所。再疊加緬甸內戰導致進口量腰斬,現在稀土市場就像被掐住脖子的水龍頭,水流越來越細。
需求端更狠,新能源汽車、風電、變頻空調這些傳統大戶已經把稀土啃得骨頭都不剩。全球每 3 輛電動車就有 1 輛用稀土永磁電機,2025 年滲透率 36% 直接催生 6.9 萬噸磁材需求。風電更夸張,135GW 裝機量直接吃掉 2.1 萬噸稀土,相當于把去年全球產量的 10% 全塞進去了。最恐怖的是人形機器人,特斯拉 Optimus 單臺就要 3.5kg 釹鐵硼,2025 年全球需求直接干到 6150 噸,同比暴增 150%。這哪是機器人,分明是稀土 “永動機”!
價格暴力拉升:庫存見底,資金嗅到血腥味
現在稀土市場已經進入 “越漲越買” 的癲狂狀態。上海鋼聯數據顯示,氧化鐠釹價格年初至今漲了 14%,北方稀土的訂單已經排到三季度。更刺激的是中重稀土,氧化鏑海外溢價 300%,國內價格正在瘋狂補漲,贛州稀土交易所的報價單都快被海外采購商撕爛了。
庫存更是緊張到窒息。氧化鐠社會庫存比年初少了 18%,貿易商現在都是 “持貨待沽”,報價一天一個價。最絕的是工信部突然宣布要啟動 5000 噸輕稀土收儲,這相當于從市場抽走 10% 的流通量,價格直接被架到火山口。有個做貿易的朋友跟我說,現在囤稀土比囤茅臺還賺錢,茅臺最多漲價 30%,稀土一周就能翻倍!
史詩級機會:從資源品到戰略資產的價值躍遷
稀土正在經歷三重價值重構:
定價權回歸:包頭稀土交易所推出人民幣期貨合約,40% 的全球交易已經用人民幣結算,徹底打破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霸權。這意味著稀土價格將不再由華爾街操縱,中國終于掌握了 “稀土核武器” 的發射按鈕。
技術壁壘加厚:國內稀土分離純度做到 99.9999%,美國想追上至少要 20 年。更狠的是,中國稀土集團整合后控制了 90% 的冶煉產能,海外想繞過我們建廠比登天還難。
應用場景裂變:低空經濟炸開新需求,億航智能的 eVTOL 單機就要 3.2kg 釹鐵硼,未來百億臺級市場可能帶來 1.5 萬噸年增量。工業電機能效升級更是直接催生替代潮,2025 年磁材需求預計增長 33%。
風險警示:這兩類玩家可能血本無歸
當然,市場永遠有兩面性。兩類投資者需要警惕:
短線投機客:稀土價格波動堪比坐過山車,4-5 月價格回調時很多人被洗下車。沒有 3 年以上持股耐心的,建議別碰。
技術替代賭徒:美國搞的無稀土磁體雖然量產推遲到 2027 年,但一旦突破會沖擊中低端市場。不過高端領域(如機器人、軍工)的不可替代性依然堅如磐石。
這是十年一遇的 “稀土黃金坑”
當北方稀土半年賺回過去三年的利潤,當特斯拉為搶稀土主動提高采購價,當工信部把稀土開采指標鎖死在 5% 的增速,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 ——稀土已經從周期性資源品蛻變為戰略資產。現在買入不是賭博,而是在押注中國科技崛起的國運。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稀土不是普通金屬,而是未來三十年改變世界的‘工業維生素’。錯過這波行情,你錯過的可能不是翻倍機會,而是一個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