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賴清德又要“出逃”了!
表面上,他打著訪問中美洲“友邦”的旗號,風風光光地計劃飛往巴拉圭、危地馬拉。
可誰不知道,他這趟行程的真正目標是美國!
只是,臺當局自以為抱緊美方大腿,就能繼續在臺海興風作浪,但現實卻狠狠打了他們的臉……
賴清德的“竄訪”圖謀
賴清德下月將啟程訪問巴拉圭、危地馬拉和伯利茲,表面上是“鞏固邦交”,實則心照不宣地瞄準了美國。
據臺媒爆料,他計劃過境紐約和達拉斯,與當地臺胞會面,甚至可能與美國官員或議員“巧遇”。
臺當局顯然想借此向大陸叫板,營造所謂“國際支持”的假象。
然而,賴清德的如意算盤打得太早。
近期,臺灣“漢光41號”演習漏洞百出,導彈發射車卡在巷子里,地鐵被當“運兵車”,讓兩岸網友看盡笑話。
更別提島內經濟疲軟,民進黨當局支持率跌至谷底,賴清德還想靠“外交秀”轉移視線?
這種挑釁不僅讓臺海局勢更緊張,也讓島內民眾對“臺獨”幻想徹底失望。
一旦大陸采取反制措施,比如經濟制裁或軍事施壓,臺灣脆弱的經濟和民生將首當其沖。
不僅如此,臺軍內部士氣低落,年輕士兵普遍不愿為“臺獨”賣命,甚至有退役將領公開批評民進黨“把臺灣推向戰爭邊緣”。
賴清德還想靠“竄訪”美國提振士氣?簡直是癡人說夢!
而在賴清德還在做“國際盟友”美夢時,日本卻毫不留情地潑了盆冷水……
日本“撤僑”通知
據《金融時報》報道,日本政府已明確告知在臺日企:若臺海爆發沖突,撤離員工只能“靠自己”。
實際上,自2022年起,幾家日本大企業每年都在模擬撤離演習,準備應對臺海危機,日本官員甚至親自參與。
這意味著什么?日本壓根不想蹚臺海這趟渾水!
更狠的是,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直接劃清界限,擺明了“臺灣問題與我無關”的態度。
無獨有偶,韓國也迅速跟進,李在明政府在最近更是直接與美方談論戰時指揮權等問題,擺明了就是想在未來可能的臺海沖突中,保證自己的中立地位,以此來避免卷入其中。
韓國總統 李在明
甚至連同美國關系密切的澳大利亞,近期也在有關臺海局勢的問題上表態謹慎,唯恐被卷入沖突。
澳大利亞總理 阿爾巴尼斯
可以說,曾經被臺當局寄予厚望的“美日韓同盟”,如今只剩一地雞毛。
日韓的“冷眼旁觀”,讓賴清德的“國際牌”徹底落空,也暴露了臺當局的孤立無援。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所謂的“盟友”冷眼相看的背后,其實也是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模棱兩可的態度所造成的……
特朗普政府的兩難抉擇
再看美國,特朗普政府表面上對臺“力挺”,實則進退兩難。
美方最近通過法案,為“臺灣安全援助倡議”撥款5億美元,提供武器和軍事訓練。
這對于臺島上的一些頑固分子而言,似乎是美國人沒有“拋棄”他們的一大重要表現。
但別忘了,這不過是“紙面承諾”。五角大樓私下已擬定“最壞預案”,為可能的中美沖突做準備。
為何如此小心?因為美國深知自己底氣不足:航母艦隊因維修滯后、伊以沖突耗盡資源,軍力捉襟見肘。
美國航母
此外,美國內部也不安生,特朗普還在為“愛潑斯坦案”和國內經濟問題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臺海。
更別提美方還在推動臺企“去中國化”,試圖用關稅施壓臺灣配合美國再工業化。
而這擺明了是把臺灣當“棋子”,既想利用臺灣牽制大陸,又想從臺灣身上“吸血”
賴清德若執意“竄訪”美國,勢必引發大陸強硬反制,比如稀土斷供或經濟制裁,這讓特朗普騎虎難下。
美國這只“紙老虎”,嘴上咆哮,實則早已心虛。賴清德的“投靠”算盤,最終只會被盟友的冷漠擊碎。
結語
賴清德的“竄訪”不過是臺當局的又一場鬧劇,挑釁換不來救兵,只會加速孤立。
日本的撤退、美國的猶豫,無不昭示一個真相:兩岸統一是不可逆的潮流。
臺當局再怎么折騰,也逃不過歷史的審判!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賴清德文職幕僚穿軍服擺拍被批違法》2025年7月22日
海峽導報:《賴清德擬8月竄訪拉美三國,能否“過境”美國還有變數》2025年7月15日
速看前沿:《支持率下降,賴清德將離島,特朗普或將叫停,大陸對賴改了新稱呼》2025年7月2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