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師傅,今年的涼茶還是一樣清涼好喝!”日前,在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日信國際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環衛工人黃安明接過“干師傅”遞來的涼茶,一飲而盡。這杯清熱解渴的涼茶的源頭,其實是望江街道辦公室里一堆不起眼的可回收廢品。在大力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背景下,“干師傅涼茶”正成為連接良好風尚與民生溫情的隱形紐帶。
故事要從去年說起。“干師傅”干余岳從2017年就開始從事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在單位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他認真指導、監督同事踐行垃圾分類,并把分類好的可回收物收集起來。去年,他將變賣可回收物積攢下的“私房錢”購買了中藥茶包,每周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涼茶。他的涼茶被大家稱為“干師傅涼茶”,街道的垃圾分類也從“規定動作”變成了有溫度的“愛心行動”。
今年,這份溫暖有了新延續。為深入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干師傅涼茶”推出了“合伙機制”——在街道、各社區的辦公區域分別設立“干師傅涼茶”項目愛心捐助點。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率先行動,會議后的礦泉水瓶、拆快遞剩下的紙箱,都自覺投入“捐助點”內。
“大家進行準確的垃圾分類,再變賣可回收物,所得的資金可以購買涼茶包,為戶外工作者提供免費涼茶。”干余岳表示,“我們既做好了環保工作,還能厲行節約、獻出愛心,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也是一種良性循環。”
每周,干師傅都會將各點位的可回收物集中變賣,再購買中藥涼茶包。他的記賬本上,清晰記錄著每一筆收入與支出。“喝完的飲料瓶、拆下來的快遞紙箱,總覺得扔了可惜,但留著又沒太大用處。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獻出愛心,我覺得太好了!”街道工作人員孔青青說,“現在,大家都是‘干師傅涼茶’的‘合伙人’了!”
近日,“干師傅涼茶”正式在日信國際廣場“上線”。出伏前的每周二、周五,戶外工作者都可以喝到清涼解暑的涼茶。目前,“干師傅涼茶”項目愛心捐助點已覆蓋街道及社區11處辦公場所。“后續,我們還是希望有更多居民群眾參與進來,通過最簡單的行為,讓垃圾分類成為習慣、厲行節約融入日常、奉獻愛心化入平常。”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