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
21時29分11秒
我們 迎來
夏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大暑。
大暑時節(jié),
溫高而氣濕,熱仍是主旋律,
但陣陣清涼亦是美妙的留白,
愿你在大暑時節(jié),
心如風露,夜亦清涼。
大暑,
是24節(jié)氣中第12個節(jié)氣,
也是夏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
大暑過后即是立秋。
但酷暑并沒有過完,
真正的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jié)氣之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有云:
“大暑,六月中。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
月初為小,月中為大,
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三候
我國古人通過對大自然的長期觀察,總結出如下規(guī)律: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由此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就劃分為七十二候,每個節(jié)氣三候,每一候對應一個物候現象。
一候腐草為螢
這時,螢火蟲就要化卵而出了,由于他們是把卵產在腐草上面的,古人認為螢火蟲就是從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
這個期間的天氣非常的悶熱了,土壤也變得很潮濕了。大暑時,濕氣濃重,濕熱令人難耐。
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時節(jié),潮熱的天氣也會帶來雨水,所以這個期間降雨比較多,而路上的行人為了會帶著雨傘或雨具以備突降大雨,同時因為這個期間的雨水很充足,所以還要注意防洪。
作為一個氣溫類節(jié)氣,
大暑期間是一年中最緊張、
最艱苦的收獲季節(jié)。
炎熱的大暑,日照強,雨水多,
講究怡情養(yǎng)心的中國人,
自古以來在每年的節(jié)氣里,
忙里偷閑,在火熱的夏季中,
舉行各種民俗活動,取類比象,
寄寓對生活的美好希望。
大暑習俗
- 喝伏茶: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會在村口涼亭放茶水供路人飲用,如今溫州地區(qū)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 吃仙草:在福建、廣東和臺灣等地,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其神奇的消暑功效使其被譽為“仙草”。
- 曬伏姜: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 過大暑:在大暑節(jié)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在大暑節(jié)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 喝暑羊:華北地區(qū)有在大暑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經過緊張的夏收勞動,人們非常疲倦,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個香噴噴的新麥饃饃,喝一碗味道鮮美的羊肉湯。
- 吃鳳梨: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jié)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fā)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大暑養(yǎng)生
飲食清淡
大暑期間可多吃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食品。飲食要清淡,少吃脂肪類厚膩葷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適應夏天胃腸的消化能力。為預防中暑,可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大豆、紅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山藥、萵苣、紫菜、西瓜、香蕉等。
宜走路
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露天環(huán)境里,運動健身應選擇強度較小的有氧運動,如健走、瑜伽、游泳等,運動時更應選擇早晚低溫時段,避免劇烈運動。
飲水益消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jié)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fā)生中暑,及時補充水分。
需要提醒的是,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飲水過多,殊不知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炎熱季節(jié),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熱。
大暑,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光,
但大暑過后,
夏將要結束,秋就要到來。
空氣里叫囂著的熱浪,
窗外的愈發(fā)急促聒噪的蟬鳴聲,
都在熱烈倔強地
與夏天做著最后的告別。
走過揮灑汗水的夏,
便能迎來涼爽豐收的秋了。
不要煩躁,也不要心急。
不如沉下心來,
聽池塘邊的蛙聲蟬鳴,
撲夜色里飛舞的流螢,
賞荷塘月色、稻田飄香,
盡情擁抱這個夏日。
長夏漫漫,
愿你能尋一處清涼,
度一場清歡。
夏正濃,祝君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