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HU
一候腐草為螢
二候土潤溽暑
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
雷陣雨
最多的時節
雨量充沛
氣象變化
DASHU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也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雨量充沛,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
/大暑/
大暑三候
DASHU
1
一候腐草為螢
古人認為草衰敗和腐爛之后,生命的運化在繼續,腐草變成螢火蟲。真實情況是螢火蟲在枯草上產卵,濕熱的大暑時節卵化而出。
2
二候土潤溽暑
溽暑,說的就是現在高溫高濕的“桑拿天”。大暑后,濕氣濃重,不僅天氣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濕氣好像從地里冒出來的。
3
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過后,常在午后降下酣暢淋漓的大雨,可以稍稍緩解一些暑氣。此時的雨既是解渴的雨,也是提升肥力的雨,天氣也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習俗
DASHU
1
送“大暑船”
浙江臺州等沿海一帶,大暑節氣里有送“大暑船”的習俗,其意是把當地傳統文化中的“五圣”送出海。送“大暑船”當天熱鬧非凡,數十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行進在街道上,后面緩緩跟著祈福的人群。盛大的祈福儀式結束后,船由一兩位資格老的船員駛出漁港,他們乘所帶的小舢板返回,任憑“大暑船”隨潮水漂向大海深處,以此祝福人們五谷豐登,生活安康。
2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3
喝暑羊
山東不少地區在大暑這一天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入伏之時,正值夏收初過,田里的農活少了,此時人已十分疲憊,應該好好休息和享受。農戶家里一般都會用新面做饃饃,然后,喝羊肉湯、吃新面饃饃。
大暑養生
DASHU
冬病多夏治 防“情緒中暑”
大暑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黃帝內經》中有“冬病夏治”的記載,故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氣候變化往往會引起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等異常狀態,這是“情緒中暑”引起的。為防“情緒中暑”,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納涼法”等調整自己的情緒。
清熱解暑 多酸多甘
盛夏陽熱下降,水氣上騰,濕氣充斥,故在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物養生當以清熱解暑為宜,多酸多甘。而脾虛者宜堅持益氣滋陰、健脾養胃、清暑化濕的清補原則,重視飲食調理。
宜食:苦瓜、黃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鴨肉、菠蘿、西瓜等。
忌食:肥肉、海鮮、辣椒、八角、芥末等。
/大暑/
大暑詩詞
DASHU
《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詩人曾幾這首接地氣的小詩通俗易懂,第一句就道出了每個人在暑熱時節的心聲,烈日炎炎的天氣什么時候才能過去,連一點兒清涼的風都無處尋覓。閱讀的書卷雜亂無章地扔在床上,然后躺在上面,享受過涼水的瓜果真是酣暢淋漓。因為天氣太熱,周圍的森林、茅屋都是一片寂靜。暑氣像這樣蒸騰時,更想著真的要更加珍惜時間。“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臥一席榻,切一角瓜,飲一杯茶,也許就是古人的空調、西瓜、WIFI吧。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詩人白居易的消暑方式,是靠端坐心靜來完成的。“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是說,眼前沒有多余的東西,窗子自有清風吹來。“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揭示了消暑的內在方式。外表的消暑只是一時的,唯有內心的平靜,才能真正帶來長久的清涼。而尾句“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說明了端坐心靜消暑的效果。整首詩充滿了禪意,白居易通過描述自己在院中靜坐,以無雜物擾心、有清風拂面,以及保持內心平靜來散熱的方式,表達了在炎熱夏季中保持平和心境、追求內心清涼的態度和方法。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生活的一種感悟和超脫。不妨試試白居易的這種消暑方式,來一次心靈的凈化之旅。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王越美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