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先恩 來源:日本華僑報
2025年7月2日12點40,一出那霸機場,竹岡先生已等候多時,真榮田社長接過行李,并告訴這幾天全程由他負責駕駛。于是,欣然抬腳上車,開始環沖繩本島之行。
為沖繩發展計,政府及一些有識之士,鑒于日本大部分醫院赤字,醫藥疾病越來越多,應對未來健康的需求,提議在沖繩建一個漢方藥種植與研究基地,去年開始邀我去實地看一看,這次終于成行,他們便陪我環沖繩本島轉了一圈。
奔赴姜黃產地
第一站去了長生藥草公司,創始人地下清吉熱情招待我們,落座餐廳,發現其餐廳與種植園及生產車間,三為一體,非常緊湊。這位宮古島人,年輕時來到沖繩本島,硬是把不同品種的姜黃種植,搞到極致,引領姜黃產業,其種植的無農藥無化肥的姜黃,已成為日本使用最多的保健食品原料。 藥草園里,除姜黃之外,能種的中藥植物,基本都生長其中,形成美麗圖卷。午餐,吃上美味的豬肉,苦瓜與絲瓜,仿佛回到了望江老家。
夜宿伊豆味山頂
告別地下會長,在海邊與綠樹掩映的山中穿梭,一路向北,來到名護市,嘗過當地風味小吃后,盤旋上山,傍晚抵達伊豆味山頂。涼風吹過,鳥鳴幽境,一眼望去,藍天碧海,青山綠草,渾然天成。
晚上在山間別墅,一起共享豐盛的沖繩料理。有些蔬菜,有些海產品,未曾見過,朋友們吃得很歡,我天生不好刺身與酒,覺得還是沖繩的豬肉和苦瓜好吃。
早上醒來,紅霞透窗,在大家熟睡之時,我便起來到伊豆味山頂拍下夏日晨光。早飯時,分享給當地朋友,他們感嘆說沒有見過這么美的風景。其實風景常在,往往或熟視無睹,或錯時未睹,而不覺。
抵達北部山原
驅車下山,經過名護市區,穿過茫茫山路,林道簇擁,遮天蔽日,所以顯得格外陰涼。來到北部山原地區,負責人已在當地等候,帶我們考察了候補基地。眼下風光無限,人影稀少,如果建設得好,將來或可成為集休閑觀光與產學研為一體的大健康基地。
簽名沖繩研修道場
從北部山原地區向南行駛,回到名護市地區,先參觀了大城博成以還原水起家的公司本部。悅子社長請我們吃當地特色牛排,她特地為我準備了傳統紅糖糯米糕,她說是從福建傳來的食品,嘗了便覺得味道熟悉。
午餐后,來到風景如畫的沖繩研修道場。研修道場資料提示,沒有軍隊的琉球國,19世紀被日本薩摩藩并吞,1945年6月的日美沖繩大戰,12萬琉球人無辜成了炮灰。研修道場前身是美軍核導彈發射基地,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美蘇核恐怖平衡,最終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各退一步,蘇聯從古巴撤走發射基地,沖繩的這個導彈發射基地也隨之廢棄。幾十年后,創價學會買下此地,池田大作先生決定保留原發射基地原貌,作為宣講和平的研修道場。我想,那么厚的鋼筋水泥建筑,估計撤除比建還費事,大作先生決策英明。應研修道場負責人的要求,我也在”世界市民登錄署名薄”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編號為120727。
餐敘閑聊在那霸
一路向南,旁晚抵達那霸市,與縣市負責人及專家邊吃邊閑聊,增長了不少見識。最好吃的還是角煮(簡易版的大塊東波肉)和苦瓜等。他們說,當地人骨子里喜歡琉球稱謂,琉球新聞、琉球新報、琉球銀行、琉球大學、琉球泡盛(酒)等顯得親切而高雅。大家都關心當地發展,如離島醫療急救直升機如何設立,還面臨很多問題。公交不發到達,從那霸到山原地區開車需要2、3個小時,如何吸引客人來?
臨別相識禹教授
4日一早,禹濟泰教授來訪,他說,為共進早餐,昨夜特地從名古屋趕來。我們一見如故,蓋因理念雷同,話語投機,且同年同月生。他出生于韓國農村,學過農,學過工,學過文,現在名古屋一家大學當教授,同時在沖繩研究開發保健品。他有感于沖繩的綜合環境,把戶口遷到這里,每周空路往返于名古屋與那霸之間。余興未盡,時間已到,他開車送我到機場。
隨飛機騰空,那碧海中的綠島,越來越遠,越來越小,如同一頁小舟。不管風云如何變幻,感覺琉球人以及喜愛琉球的人,都懷念面朝大海,聽著三弦琴,吃著角煮,喝著泡盛酒的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