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釣魚島小,但卻是資源好!
釣魚島上到底什么秘密,讓日本惦記這么多年?
日本惦記多年的釣魚島
從地圖上看,釣魚島像一枚楔入深藍的印章,距浙江溫州356公里、離臺灣基隆僅190公里,卻與日本沖繩相隔230公里之遙。
但卻是可以說明,釣魚島是東海通往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更是中國沿海安全的天然屏障。
從軍事視角看,誰控制釣魚島,誰就獲得戰略主動權。日本若得手,可將防線向西推進400公里,將中國海軍封鎖在第一島鏈內。
近年日本在與那國島部署雷達站,探測范圍直逼釣魚島海域,絕非偶然。更關鍵的是,這里扼守多條國際航運通道,每年數萬商船經此往來,掌控釣魚島,等于扼住東亞經濟命脈。
甚至日本對此地的覬覦從來不加掩飾。1884年,日本人古賀辰四郎登島后立即向沖繩縣廳申請“開發”,卻被地方政府以“名稱未知且懼怕清朝”為由拒絕。
直到1895年甲午海戰清朝敗局已定,日本才趁機通過秘密內閣決議將釣魚島據為己有,這分明是趁火打劫的侵略行徑!
翻開《使琉球錄》,明朝使者陳侃的航線記錄清晰“過釣魚嶼、過黃毛嶼……見古米山……”。這比日本所謂“發現”足足早了400多年!
二戰后的《開羅宣言》更白紙黑字要求日本歸還竊取的中國領土。所謂“無主地”的謊言,在鐵鑄的歷史面前不堪一擊。
而2025年的釣魚島看似平靜,實則暗戰升級。
日本雙面出擊,一邊將島嶼“國有化”宣示“資源獨占權”,一邊拉攏美軍演練“奪島”,在與那國島部署的雷達視線直指釣魚島海域。
緊跟美國在幕后操盤,一邊將釣魚島塞進《美日安保條約》給日本撐腰,一邊冷眼旁觀避免引火燒身。
只得說,對于釣魚島,美國日本都在乎,那到底有什么,讓他們這么惦記?
釣魚島的真正價值遠超表面所見。這片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的海域,其深層地底構造蘊藏著改寫亞洲能源格局的密碼。
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ECAFE)一份技術報告便披露,東海海槽區蘊藏巨量碳氫化合物資源。
2025年初,國際知名能源機構Rystad發布模擬研究報告顯示,中日重疊主張區域可能聚集著約3000億桶油當量的未探明資源,這足以滿足中國當前年能源消費量200年的需求。
直白地說,釣魚島便是天然的“能源盲盒”。
這首先便是能源之王石油!要知道我國2024年全年就消耗了7.5億噸石油。就算按最保守的利用率和開采速度估算,這足以支撐我們安心發展數十年,為國家能源轉型贏得寶貴的戰略緩沖期。
而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90%能源依賴進口。面對如此規模的“水下科威特”,其覬覦之心早已寫在70年代與美國秘密勘探的報告里。
當然,漁業資源同樣驚人。這片寒暖流交匯的海域年捕撈量達15萬噸,釣魚島附近海域是赫赫有名的“魚倉”,對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日本來說,便是天然的糧倉。
當然了,資源豐富是次要,地緣位置才是主要原因。
釣魚島距離中國大陸才190公里,離臺灣也只有170公里出頭,它就像是家門口看院護宅的“哨兵島”釘在東海前沿,對整個區域的海上態勢都能一探究竟。
而釣魚島所在的這條弧線,正是所謂的“第一島鏈”的關鍵一環,北起日本九州,經沖繩、臺灣,南抵菲律賓。而釣魚島恰好毒刺般扎在七寸處!
從中國舟山基地到宮古海峽僅500公里,而釣魚島正處于這條航線的腰眼。
若我軍控制此處,艦艇出港即入深水區,宮古海峽這道"島鏈鐵門"將形同虛設!甚至日本自衛隊2024年《防務白皮書》坦承:釣魚島失守意味"西南防線崩潰"。
更何況第一島鏈是美軍"前沿防御"的基石。一旦釣魚島成為解放軍前哨,沖繩嘉手納基地將暴露在火力圈內,美國航母更不敢輕易進黃海。用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哈里斯的話說:丟釣魚島等于向中國敞開太平洋大門!
自然地,從地緣上如此重要,又是個天然的資源場,怎么不令日本惦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