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中,譚松韻是少有的“逆齡感”女演員。
即使如今35歲,她依舊能夠自然詮釋高中女生的靈動純真,不讓人出戲。
很多人記住她,是從《旋風少女》里那個元氣滿滿的“范曉螢”開始,到后來的《最好的我們》《以家人之名》《請叫我總監》,她一次次用作品證明:少女感,從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生命力。
然而,熒幕上那個甜美溫暖的“鄰家女孩”,在現實生活中,卻藏著常人難以承受的傷痛。
7年前的一場車禍,奪走了她最親的母親。至今,她仍走不出喪母的陰霾。
譚松韻1990年出生在四川瀘州一個普通家庭。從小熱愛舞蹈、表演,11歲便只身一人前往成都學藝。
那時候,母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她的夢想。
后來她決定報考北京電影學院,遭遇不少質疑,認為她“年齡偏大,不占優勢”。
是母親的一句話:“想做就去做,媽媽相信你”,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底氣。最終她以專業第五的成績考入北電,成為景甜、張若昀的同班同學。
初入演藝圈,她的“娃娃臉”一度成了阻力,很多導演覺得她“看起來太小”,不適合成熟角色。
但她沒有放棄,一點點積累經驗,直到2016年,《最好的我們》讓她真正走進大眾視野。
那年她26歲,飾演高中生耿耿,卻毫無違和感。一場“雨中告白”成為青春劇的經典片段,而她每天都會興奮地和母親分享觀眾的反饋。
她的成功,是母親最引以為傲的事。而這些溫馨的片段,也成了她此后一生都再無法復制的回憶。
2018年12月31日,正是全國沉浸在跨年歡樂氣氛中的時刻,一通電話打破了譚松韻的平靜生活——母親在家鄉瀘州遭遇車禍,傷勢嚴重。
當時她正在劇組拍戲,立刻放下工作連夜趕回四川。之后的23天,她幾乎寸步不離守在重癥監護室外,祈禱奇跡發生。
然而,奇跡沒有來臨。2019年1月23日,母親永遠地離開了她。
后來她在節目《向往的生活》中,首次提及這段經歷時,一向開朗的她眼眶含淚,幾度哽咽。
她說:“媽媽走了,我沒有準備好。”那時的她暴瘦、失眠、情緒崩潰,社交平臺上也頻頻流露出思母之情。
譚松韻最無法釋懷的,并非只是親人的離世,更是案件處理過程中的“冷漠”與“遲鈍”。
肇事者馬某龍,當時僅20歲出頭,案發后被判處六年有期徒刑,但法庭遲遲不開庭、庭審缺乏公開透明,甚至有消息稱其“保外就醫”,未服滿刑期就已提前出獄。
而令人憤怒的是,庭審上馬某龍竟以“記不得自己有沒有喝酒”來回避責任;其律師更是多次提出緩刑申請。
網絡上,還有人誣陷譚松韻“借母親炒作”,對她進行網絡暴力。
在這場本應還她公道的法律之路上,她等待了數月,卻只換來了漫長的冷處理。
經歷母親離世后,譚松韻幾乎中斷工作,后來她選擇用“演戲”來療愈傷痛。她說:“媽媽一直希望我做喜歡的事情。”
從《以家人之名》里的李尖尖,到《請叫我總監》中的職場女性,再到《歸路》里的初戀白月光,她不斷嘗試新角色,挑戰自我。
從甜妹到實力派,她的演技一路成長。
但每次站在領獎臺上,她都會下意識望向觀眾席——那里,已不再有那個為她驕傲鼓掌的身影。
她的化妝間里,始終擺著一張母女合影。身邊的工作人員早已默契地不再提起,但她心里清楚:母親一直都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