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熱映的《侏羅紀世界:重生》,又把很多人帶進了“侏羅紀世界”。
其實,“侏羅紀世界”不僅在電影中,也不僅在環(huán)球影城。在我國四川自貢,就有一個現(xiàn)實版的“侏羅紀世界”。
“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這里發(fā)現(xiàn)的恐龍化石,幾乎囊括了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的恐龍種類。第2期《少年行》中的一篇主題稿,寫的就是這里。
如果孩子讀了這篇文章,再去電影院看《侏羅紀世界:重生》,他或許會發(fā)現(xiàn),真實的侏羅紀世界,比電影里還要精彩!
01
侏羅紀世界
怎么走進了人類的世界
恐龍,曾經(jīng)統(tǒng)治地球1億多年。2.08億年前到1.44億年前的侏羅紀,是它真正稱霸地球的黃金時代。
1822年,一對英國夫婦在采石場發(fā)現(xiàn)了很多奇怪的動物化石。后來,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將它們命名為恐龍。
恐龍這才從塵封億萬年的巖石中,在人類世界迎來了新生。
電影:恐龍從一滴血中重生
很長一段時間,恐龍只是停留在學術(shù)研究中,轉(zhuǎn)折點發(fā)生于20世紀90年代。
1993年,電影大師斯皮爾伯格在《侏羅紀公園》中,通過一滴被蚊子封存在琥珀里的恐龍血,“復活”了恐龍 。
沒想到,這滴血不僅成就了地球霸主,也成就了一個商業(yè)帝國。從《侏羅紀公園》3部曲,到《侏羅紀世界》4部曲,恐龍從公園跑到了人類世界,從化石變成了各種玩具,深度融入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
而到了最新上映的《侏羅紀世界:重生》中,恐龍這種古老生物的血液,又變成了人類制藥的神奇原料……
現(xiàn)實:施工隊偶然發(fā)現(xiàn)一座恐龍公墓
四川自貢與恐龍的故事,也像一場電影。
1979年12月,我國一支石油部門的施工隊,在自貢市大山鋪鎮(zhèn)一個叫萬年燈的小山坡修建停車場時,發(fā)現(xiàn)了大量恐龍化石,轟動學術(shù)界。
此后5年間,大山鋪共清理出上百噸化石,林林總總上萬塊,比中國之前發(fā)現(xiàn)的所有恐龍化石都要多。不僅多,化石種類還很齊全。除了各種陸生恐龍,還有天上飛的翼龍、水里游的蛇頸龍等爬行動物。
為了保護這些化石,我國在遺址上就地興建了一座專業(yè)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2024年,該遺址入選了世界地質(zhì)遺產(chǎn)名錄。
02
恐龍為什么有這么多種?
你認識幾種?
恐龍走紅了,但它的形象五花八門,很多人仍舊傻傻分不清。
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飛的;吃素的,吃肉的;兩條腿的,四條腿的……
有數(shù)據(jù)顯示,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恐龍種類有1000多種。其中,我國就有300多種,妥妥的NO.1。
而在漫長的恐龍時代中,這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
電影:恐龍主角都是“人造的”
我們看到的恐龍,是科學家根據(jù)恐龍化石“拼湊”出來的 ,而在“侏羅紀”系列電影中,很多恐龍主角,多是“人造的”。
貫穿了系列電影的迅猛龍(也被譯為“伶盜龍”),智商高得出奇,很受觀眾喜愛。其實,它的原型是生存于白堊紀早期北美洲的恐爪龍,導演還給它做了整形美容,而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真正的肉食性恐龍可能長有絨狀的羽毛。
在《侏羅紀世界1》中,由于人們希望看到更大更兇猛的恐龍,影片中的科學家還混合了霸王龍、迅猛龍、烏賊、樹蛙、蝰蛇等很多種動物的基因,制造出了暴虐霸王龍。
在《侏羅紀世界2》中,科學家又在迅猛龍身上添加了狂暴龍的基因,孵化出了可以當作殺人武器的暴虐迅猛龍。
而在最新上映的《侏羅紀世界:重生》中,科學家克隆恐龍失敗,培育出了變異的霸王龍,人稱“畸王龍”。
現(xiàn)實:恐龍命名也很“任性”
科學家根據(jù)恐龍的髖骨形狀,把它們分為兩大類:蜥臀目和鳥臀目,比如,孩子們熟悉的迅猛龍、霸王龍都是蜥臀目,劍龍、甲龍、腫頭龍都屬于鳥臀目。
了解了這些,只能算入門。由于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恐龍又各有不同,科學家又將它們進行了更細致的分門別類。
太白華陽龍,是劍龍的代表,是自貢恐龍里的大明星,這里的太白是為了紀念李白,而華陽是四川的古稱。
恐龍命名大多遵循這種“雙名命名法”,“名”在前,“姓”在后,一個屬名,一個種名。
自貢的“侏羅紀世界”里,比較有名的恐龍,還有李氏蜀龍和楊氏馬門溪龍:前者是為了紀念修建都江堰的李冰,后者是為了紀念我國古脊椎動物學的奠基人楊鐘健先生。
03
恐龍有多少種死法
現(xiàn)在就有多少種活法
和恐龍的種類一樣,恐龍是怎么來的,怎么繁殖的,又是怎么滅絕的,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關(guān)于恐龍滅絕,人們就提出了上百種假說。
有一種說法是火山噴發(fā),還有一種說法是小行星撞地球,其實,真實的原因可能比這些還要復雜。
電影:恐龍竟會自我繁殖
恐龍的進化,少不了優(yōu)勝劣汰、弱肉強食。
“侏羅紀”系列電影最吸引人的,不是恐龍與人之間的糾葛,而是它還原了很多恐龍之間的打斗。
《侏羅紀公園1》中,霸王龍干掉迅猛龍;《侏羅紀公園3》中,戰(zhàn)神棘龍干掉霸王龍;《侏羅紀世界1》中,滄龍一口吞掉了暴虐霸王龍……
恐龍的滅亡與繁殖,電影也有所涉及。
《侏羅紀世界2》還原了火山噴發(fā)造成恐龍滅絕的場景,很多沒有轉(zhuǎn)移的恐龍發(fā)出最后的哀鳴,刺痛了無數(shù)人。
《侏羅紀世界3》中,迅猛龍“小藍”,竟然自我繁殖出了后代……
現(xiàn)實:放屁也會死龍的
現(xiàn)實中的恐龍打斗,比電影中還要慘烈。
四川自貢的“恐龍公墓”中,很多化石早已分不清來自哪里,卻仍有清晰可見的傷痕。
受傷還算小事,恐龍也會生病。古生物學家曾在一只四川巨棘龍身上發(fā)現(xiàn)了癌癥。
隨著研究的深入,恐龍的生活細節(jié)也愈加清晰。
科學家推測,恐龍滅絕的原因,竟然可能和放屁有關(guān)。原來,吃素的植食性恐龍消化不良,放屁過多。它們體重巨大、食量驚人,屁中含有大量甲烷。這些甲烷破壞了臭氧層,導致地球生態(tài)發(fā)生巨變,最終造成恐龍的生存危機。
在危機面前,一種帶羽毛的恐龍脫離同類飛向藍天,演化出今天的鳥類大家族。
而今,如果孩子們來到自貢會發(fā)現(xiàn),這里有很多的恐龍元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貢人吃起了大恐龍。
在侏羅紀系列電影風靡全球的同時,自貢的恐龍模型,正以每年“孵化”上萬只的速度席卷全球。
有數(shù)據(jù)顯示,世界上的仿真恐龍,超過九成都來自這里,說不定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恐龍模型,就是自貢產(chǎn)的。
附贈攻略
第2期《少年行》還講了很多有關(guān)恐龍的有趣知識:
為什么吃素的恐龍叫植食性恐龍,不叫食草恐龍?它們的“口糧”有哪些?
科研人員為什么給恐龍化石拍CT?
一只仿真恐龍為什么能賣上百萬元?
想趁暑假去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的朋友,《少年行》雜志里,還有主筆親自探訪后總結(jié)的出行攻略,帶上一本再出發(fā),體驗真的不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