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印度航空波音787-8-AI171航班起飛后不久墜毀于機場附近的醫學院宿舍,造成260人遇難。事故初步調查顯示,墜機原因是兩臺發動機燃油控制開關在起飛后數秒內被相繼切換至“切斷”位,導致雙發停車,飛機失去動力墜毀。外界猜測機長薩巴爾瓦爾因心理健康問題蓄意關閉油門。比如,印度航空安全專家阮甘納桑提出,56歲的機長可能因心理健康問題蓄意關閉燃油開關,導致墜機。然而,這一猜測缺乏直接證據。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的初步報告顯示,駕駛艙語音記錄儀捕捉到副駕駛詢問“你為什么切斷(油門)?”,機長回應“我沒有”,表明機長對燃油開關被關閉感到意外,且無意為之。此外,機長和副駕駛均通過飛行前酒精測試,身體檢查合格,且休息充足,無明顯跡象表明心理狀態異常。
薩巴爾瓦爾飛行經驗超過15,000小時,盡管他曾因母親去世請喪假,且過去幾年間有心理健康相關病假記錄,但印度航空已批準其飛行許可,表明其狀態符合執飛要求。心理健康問題可能影響飛行員表現,但直接推斷為蓄意墜機過于牽強。燃油開關的操作需要主動拉起并滑動,設計上防止誤觸,機長在起飛關鍵階段無動機、無跡象主動關閉油門。
相比人為因素,機械或系統故障的可能性更高。波音787的燃油控制開關位于飛行員座椅之間,受金屬桿保護,需手動拉起并滑動切換至“切斷”位,設計上避免因湍流或誤觸自動觸發。獨立調查報告指出,AI171航班在起飛后8秒內,兩個燃油開關相繼被切換至“切斷”位,間隔僅1秒,隨后飛行員嘗試將開關復位并重啟發動機,但為時已晚。
2018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曾發布特別適航信息通告,警示波音737等機型燃油控制開關鎖定功能可能失效,涉及的部件開關也安裝在涉事波音787-8上。盡管該通告非強制指令,印度航空未執行相關檢查,但這暴露出潛在設計缺陷。報告還顯示,事故飛機的油門控制系統在2019年和2023年更換過,但2023年后未報告燃油開關故障,維護記錄的缺失可能掩蓋了問題。
起飛階段飛行員無需操作燃油開關,表明可能是系統故障或未被記錄的維護問題導致開關意外切換。燃油控制開關的鎖定機制若失效,可能在振動或未知因素下被觸發,切斷燃油供應。飛機起飛后沖壓空氣渦輪自動釋放、輔助動力裝置進氣門開啟,均指向雙發停車后的系統自動響應,而非人為操作。
波音787機型近年來因設計和制造問題頻遭質疑。AI171航班事故暴露出燃油控制系統可能存在的缺陷,印度航空未執行建議檢查,也暴露了其維護流程的漏洞。調查目前聚焦三大方向:人為失誤、機械故障和系統失效。其中,機械故障和維護疏漏的可能性遠超蓄意墜機。
駕駛艙殘骸中,燃油控制開關被發現處于“運行”位,印證飛行員嘗試復位操作,推力手柄仍保持起飛功率設定,襟翼和起落架位置也符合正常起飛構型。這些證據進一步削弱了“機長蓄意”的假設。調查團隊正對增強型機載飛行記錄器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并委托專業機構檢測微量燃油樣本,以排除燃油污染或系統異常。
AI171航班墜機慘劇的調查仍在進行,最終報告或將揭示更多細節。這起事故再次提醒航空業:飛行安全無小事,任何微小隱患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后果。對于薩巴爾瓦爾機長,輿論不應急于將其貼上“心理問題”標簽,而應等待調查結果,還原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