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基建工程,雅魯藏布江在日前正式動工建設,這一工程預計投資1.2萬億,建成后,發電量將是三峽的三倍,可以說,無論是投資建設規模還是功能價值都堪稱世界之最,而在過去我國準備階段的幾年里,處于河流下游的印度,就不斷提出強烈反對和質疑,但這一次,水電站已經開建了,印度反而突然沉默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印度反對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的理由
印度最大的顧慮就是怕中國利用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控制下游徑流量,雅魯藏布江屬于印度洋水系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東支上游段,全長2057千米,在墨脫巴昔卡出境進入印度東北部平原被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同時還流經孟加拉國,被其稱之為賈木納河,并在瓜倫多卡德與恒河匯合,最終匯入孟加拉灣,該河是印度和孟加拉國第二大河,地位僅次于恒河,對于印度來說,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印度最肥沃的農業區之一,支撐著該國22%水稻產量和80%的黃麻種植,同時又是印度水力發電和航運貿易發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印度擔心中國在上游的雅魯藏布江建設水電站,可以通過旱季關閘,洪澇期開閘放水,對下游的印度帶來“致命打擊”,然而這種擔憂,本質上其實是對歷史行為的投射和水資源安全的誤判。多年來,印度就不止一次利用處在恒河、印度河上游的地理優勢,對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施加壓力,以此維系在南亞的戰略地位和地緣影響力。比如今年5月印巴爆發的沖突中,印度就試圖將水資源武器化,單方面終止印度河水條約,關閉印度河上游支流水閘,試圖切斷印度河對下游巴基斯坦的供水,又在強降雨期間,突然開閘向巴基斯坦泄洪。
印度將這種“戰略霸權”思想強加到中國身上,本質上其實是對戰略焦慮的集中爆發,但實際上,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出境處水量為1600億立方米,僅占印度境內布拉馬普特拉河總水量的19%左右,而印度境內的水量則主要來自于降水補給,況且,我國的工程項目在規劃階段最注重的就是生態和民生安全問題,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采用的是“引水式發電”技術,不會修建高壩進行攔截蓄水,對下游的流量調節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遠遠低于印度境內現有的水電站調節強度。
同時,印度還曾配合美國,利用生態敘事進行批判,但就連印度學者都研究指出,布拉馬普特拉河泥沙淤積主要源于印度境內的阿薩姆邦山地侵蝕,中國段的貢獻實際都不到15%。并且中國建設水電站,采用分層取水的方式,并運用了生態護坡等技術,污染環境問題根本不存在。自從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提出后,印度便一直試圖渲染“危機”制造輿論聲勢,但這一次,水電站已經正式動工,印度反而突然沉默了。
印度為何在雅江水電站上突然沉默?
首先,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地處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我國在這里建設如此宏大的基建項目,未來必定將震撼世界,同時也向外宣示了中國對藏南的主權歸屬,加強這一地區的經濟和民生活躍度,這本身也預示著印度的“戰略性失敗”已成定局。
并且在今年五月的印巴空戰中,殲-10C的卓越表現,讓印度更深刻意識到與中國之間的巨大差距,無論是技術博弈還是戰略比拼,印度都將毫無勝算。
再者, 美國如今一心為了壓制伊朗,對在空戰中慘敗的印度,反而越發冷漠,加上印度也面臨著美國的關稅威脅,導致印度在很多戰略選擇上出現了明顯變化。
比如上個月,印度防長便公開表示,希望中印能夠建立路線圖,盡快永久解決邊境劃界問題,重構信任,結束過去5年的緊張態勢,并強調激活現有的機制推進劃界,由此也反映出印度當前面臨的現實困境和迫切的內部需求。尤其是在經濟發展和印度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導致其對中國市場也愈發依賴,而推動中印劃界,也是其安撫內部,穩定時局所作出的選擇。
在此背景下,關于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項目,印度也破天荒的保持沉默。
如果印度真的能夠對現狀有清醒的認知,未來雅魯藏布江水電站說不定還能夠從“地緣突破點”轉化為“合作樞紐”,這對中印來說,都將是一次地緣合作的歷史性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