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水電站的建設,對印度水資源利用的直接影響在水文層面是有限且可控的,主要受制于支流水量分布和國際規則。然而,其地緣政治外溢效應卻不容忽視。它為印度政府提供了壓制國內反對力量、加速推進其境內(特別是爭議地區)水電開發的戰略契機。
一、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結構與開發現狀
布拉馬普特拉河擁有眾多支流,據公開資料顯示,其右岸(南岸)主要有7條支流,左岸(北岸)有5條支流:
右岸支流(多存在領土爭議): 包括洛西河、丹巴曲、西巴霞曲、雅魯藏布江干流、Dhansiri、Manas河、Sankosh河、提斯塔河。其中,洛西河、丹巴曲、西巴霞曲及雅魯藏布江干流流經中印存在領土爭議的藏南地區(印稱“阿魯納恰爾邦”)。
左岸支流(無領土爭議): 包括Burhidihing、Desang、Dikhow、Dhansiri、Kopili。
值得注意的是,雅魯藏布江雖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最長的支流,但水量最大的支流是西巴霞曲(Subansiri)。印度已在該河下游建成下西巴霞曲水電站,裝機容量達200萬千瓦。該項目歷經20年波折,已于2025年6月1日正式開始蓄水,標志著印度在爭議地區水電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二、墨脫水電站對印度水資源的直接影響有限
從水文與工程角度分析,墨脫水電站對印度水資源利用的直接影響相對可控:
非最大水源地: 墨脫電站主要調節雅魯藏布江干流(非布拉馬普特拉河最大支流)水量。而印度水資源依賴度更高的西巴霞曲等支流,其源頭和主要集水區位于印度實際控制或爭議區下游,受中國上游工程調控的影響較小。
三、墨脫電站或“意外”助推印度國內水電開發
提供“戰略借口”: 中國高調宣布墨脫建設,客觀上為印度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外部威脅”的借口。印度當局可以“保障國家水資源安全”“應對上游開發挑戰”為名,名正言順地壓制國內強大的反壩抗議聲音(此類抗議曾長期阻礙SLHEP等項目的建設)。
莫迪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東北部水電開發,但常受困于征地、移民安置和環保組織的阻力。中國的“威脅”牌成為其突破國內政治障礙的利器,有助于加速推進藏南地區(印控)其他規劃中的水電項目,如丹巴曲、洛西河上的電站。
墨脫的成功可能促使印度更加重視并加快在存在領土爭議的右岸支流(如西巴霞曲、丹巴曲、洛西河)上的開發步伐,以強化實際控制和水資源利用能力。
二戰后日本被迫融入美國主導的西方世界,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