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隊發起了多波次的無人機越境打擊,據稱這幾波打擊加起來的總數量得有數百架。而在5.7空戰中建立了良好攻擊戰績的梟龍戰機,居然沒能擋得住。
據今日印度網站的消息,印度軍隊組織無人機飛越了印緬邊境,對緬甸內部一支反對派武裝營地進行了突襲。第一波打擊,大概就放飛了150多架來自以色列和法國的無人機,在精準情報的支持之下,重創了該武裝組織,三名核心人員在襲擊中身亡。那梟龍戰機雖然起飛了,卻沒有有效攔截。此后,印度又發起了至少兩波無人機攻擊。
這無人機現在特別搶眼球,它大規模的使用是在俄烏沖突之中。雙方雖然都使用了大量的無人機,但我們發現絕大部分都是小型的和單兵的FPV無人機。印度這次使用的可不是,它是射程精度都有一定要求的無人機,對作戰體系和制造系統是有一定要求的。印度能夠完成這次的精準突襲,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戰果也不錯,這有點讓人意外。印度能夠精準地獲得藏在境外的反對派武裝頭目的位置,還能通過偵查手段為后續空襲提供精準的信息,客觀地說,還是有點水平的。
緬甸它是具備一定的基礎防空系統,梟龍戰機更是它防空的主力。但這次卻毫無戰果,和5.7空戰中巴基斯坦手中的梟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么同樣是比較先進的裝備,怎么到了不同的國家手上,差別就會這么大呢?那這個問題,要從幾方面來看。
首先,緬甸沒有攔截的意愿。其實緬甸樂于見到境內的緬族之外的非政府武裝力量被打擊,印度打的是反對印度的境外組織,和緬甸沒什么太大關系。現在的緬甸政府,除了能控制中南部緬族聚居區這個比較大的地域之外,其他地區基本都處于一個散裝狀態,那就不妨借這個印度之手去干干臟活。這次梟龍戰機雖然是起飛了,它只是進行了監視飛行而已,并沒有實施攔截。
緬甸手里的梟龍戰機,是他們目前最強的空中力量了,但是是比較早之前他們買進的梟龍2型,而且還是一個低配版,性能和作戰能力弱于巴基斯坦的梟龍。當然了,也不是說現在這梟龍就不能打無人機,但是由于缺乏完整高效的作戰體系的支撐,它很難取得大的戰果。
無人機在俄烏戰場大量使用之后,它的外溢速度非常的快。各國就因為自己資源等各方面的原因,反應速度各不相同。中美是第一梯隊,印度在無人機的研制生產、裝備訓練、戰術研究等很多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雖然說它還是弱于歐洲和以色列等國,不過好歹也算是擠進了第二梯隊。緬甸在無人機這方面甚至都沒有入門,你要沒有入門的話,就意味著對無人機的運用,包括像技術、裝備、戰術等關鍵要素,就沒有認知。你自己組織不起來有效的無人機攻擊的話,也就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夠反制無人機的進攻。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任何武器裝備,你再先進都好,都要放在一個完善的作戰體系之中,你才能發揮出作用。緬甸它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咱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說把緬甸現在這種低配版的梟龍2放到巴基斯坦的作戰體系之中,這印度可就不敢這么狂了。作戰體系的重要性,恰恰在巴基斯坦和緬甸表現出了兩個對比明顯的例子,一正一反,清晰可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