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烏克蘭突然對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發動大規模無人機空襲,導致俄羅斯多個機場發生混亂暫時封閉。看起來俄羅斯這被烏克蘭打了個措手不及,實際上普京在下一盤大棋,16萬大軍前線集結,預示著俄烏決戰可能真的來了。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媒突然放出消息,特朗普正在考慮是否“流放”澤連斯基,屆時,烏武裝部隊前總司令扎盧日內可能接替澤連斯基成為烏總統。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特朗普為何要在這個重要關口做出這樣的選擇?難道又何普京“暗通款曲”了?
俄烏沖突早已變成消耗戰
超過1200天的俄烏沖突,戰局早已經熬成了爛泥潭,俄軍在盧甘斯克得手后,十六萬大軍劍指烏東全境,普京似乎下了總攻的死命令。但勝利的另一面是天文數字的軍費和一車車被拉上前線的年輕人,俄羅斯看似掌握主動,實則也在流血。
烏克蘭的處境則更像一艘千瘡百孔的船,上千萬人流離失所,一代青年埋骨沙場,整個國家的經濟引擎早已熄火,脖子上還掛著西方巨額的軍援賬單。這個國家,似乎連呼吸的節奏都已不屬于自己。
“盟友們”也累了,西方的武器庫快要見底,想補充彈藥,卻發現供應鏈的脖子被中國對稀土的管制卡得死死的。更要命的是,自家后院里反戰的聲音越來越大,超過六成的民眾只想看到談判桌,而不是戰報。
別看美國剛剛決定要給烏克蘭送上“愛國者”,什么時候能夠送達暫且不提,單單讓歐洲“出錢”這一招就能看出,美國正在有計劃地抽身。因為誰能能看出來,繼續給烏克蘭輸血,正在變成一個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的政治包袱。
臨陣換將,澤連斯基成“棄子”
就在這疲憊與焦灼的空氣中,要說唯一還在堅守的,必然是俄烏兩國的首腦。普京就不必說,澤連斯基更是烏克蘭戰斗到現在的意志領袖,然而,美國傳奇調查記者西摩·赫什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美國高層正在秘密商議,要把烏克蘭總統換掉。
這個計劃的核心簡單粗暴:讓前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取代澤連斯基。赫什的爆料甚至描繪了最不堪的場景——如果澤連斯基不肯體面下臺,特朗普陣營的人不介意用強制手段,把他“請”出烏克蘭。
一切都指向了特朗普此前那個著名的“五十天最后通牒”,他要求俄烏在五十天內和談,否則就對俄羅斯揮舞起最高百分之百的關稅大棒。這手腕看似在敲打莫斯科,實則也是在給基輔的澤連斯基劃下紅線。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就證明這根本不是暗示,而是最后通牒。畢竟從白宮吵架那一次,特朗普就明白他和澤連斯基無法達成共識,他只想盡快解決沖突,減少美國軍援開支,但澤連斯基需要通過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堅持戰斗的正確選擇。
然而,澤連斯基的“骨氣”太硬,硬到了讓華盛頓失去耐心的地步,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遞過來的和平方案,他一概拒絕。英國的《金融時報》和《旁觀者》雜志早就毫不客氣地批評他,說他想把戰爭拖下去,好保住自己的權力。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商人本性決定了他只看重一件事:成本。無休止的軍援是個無底洞,他早就想甩掉這個包袱。換上一匹“新馬”,既能讓歐洲多出點血,又能找個“聽話”的代理人,在領土問題上對俄羅斯做出妥協,好讓美國體面抽身。
共和黨議員們也一直在拿烏克蘭國防部的腐敗案大做文章,以此為由施壓白宮停掉援助。澤連斯基的不配合,加上內部的爛攤子,讓他成了那個最適合被拋棄的人。關鍵是對美國來說,似乎誰當烏克蘭的總統,對大局的走向都沒有影響。
甚至有傳聞說,特朗普對澤連斯基穿著一身軍綠色衣服訪問白宮的樣子極為反感,私下里嘲諷他是“穿著睡衣就來了”。這種個人層面的厭惡,或許也為這盤冰冷的政治棋局,添上了一絲私人恩怨的注腳。
聽話、聽話、還是聽話
為什么是扎盧日內?因為他幾乎是完美的人選,他在烏克蘭軍隊中威望極高,即便被澤連斯基解職,依然是軍中神話。去年底的一項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超過九成,把只有七成七的澤連斯基遠遠甩在身后。
更重要的是,他的戰略思路與美國當下的想法不謀而合。相比澤連斯基不計代價的進攻,扎盧日內更主張“優先防御”,這恰恰是美國希望看到的“止損”策略。畢竟利益為先,誰能給美國帶來利益,誰就能獲得支持。
還有一個深藏在水面下的理由:早在2023年,就有風聲說扎盧日內曾與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有過秘密接觸。這意味著,他是一個莫斯科也可能點頭接受的談判對象。這就有點意思了,說不定他的登場,會為俄烏挺火起到某種積極作用。
與澤連斯基相比,一個在內部有威望、在外部懂變通、還能被對手接受的人,扎盧日內簡直是為這盤“換馬”大棋量身定做的棋子。然而,面對這樣的結果,澤連斯基一定不能接受,而且失去了戰時總統的身份,他很明白等待自己的到底是什么。
面對這股幾乎要將自己吞噬的暗流,澤連斯基早早嗅到了危險。7月19日,他的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這位曾發誓要“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的總統,突然松口,表示愿意和俄羅斯談判,甚至已經把提議發往了莫斯科。
與此同時,基輔政壇也開始劇烈震動,澤連斯基火速推動內閣改組,換上新總理,試圖提高武器自產能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緊接著,他又任命前國防部長負責國家安全與談判,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與其說是改革,不如說是一場寫滿絕望的自救。
結語
無論美媒傳出的消息是真是假,俄烏沖突持續到現在,澤連斯基當下只是想用行動告訴華盛頓和莫斯科:我還有用,我也可以聽話。畢竟,在大國博弈之下,烏克蘭的未來,似乎早就寫好了答案,只是基輔自己無權翻開,不是嗎?
信息來源:
參考消息2025-07-21《外媒: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引發莫斯科機場混亂》
紅星新聞2025-07-21《美記者曝澤連斯基或被流放 澤連斯基提議下周談判:準備好了,即將舉行新會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