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時候,差不多死了一次了,結果活過來了。”
91歲的游本昌坐在輪椅上,笑著說出這句話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位演活了"濟公"的老戲骨,身體瘦削,但眼睛炯炯有神,笑容溫暖。
他還說:"經過了一段休養,第一件事情就是咱們這個《濟公》的見面會,太高興。"
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竟還愿意參與《濟公》播出40周年的聚會。
這份對藝術的癡迷,讓人既心疼又敬佩。
但這只是他傳奇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
人生路上,他不止做過一次為藝術癡狂的決定。
83歲賣房籌戲,藝術大過天
2009年,76歲的他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的決定——賣房子。
他并不是因為缺錢花,而是要拍一部關于弘一法師的話劇。
在老人看來,弘一法師的精神太值得傳播,這部戲必須要拍。可是沒錢怎么辦?簡單,把房子賣了。
身邊的人都勸他,您都這個年紀了,還折騰什么?他卻一意孤行,眼里只有自己的藝術夢想。
2013年,他又賣了一套房,成立了自己的藝術團。這個年紀,別人都在享受天倫之樂,他卻把自己的老本都搭了進去。
有人說他瘋了,他卻說:"房子車子這些物質的東西,哪兒有藝術追求重要?"
到了2017年,《弘一法師》一年能演130場,幾乎每一天,他都和一群30歲不到的年輕演員一起排練。
哪怕摔傷了,也要堅持帶著繃帶上臺演戲。
但是,這樣的純粹是有代價的。多年的投入,讓他幾乎賠光了所有積蓄,他卻從不后悔。
33年磨一劍,從龍套到國寶
1933年出生的他,從小就有表演天賦。
小時候他就愛說話,能說會道,參加演講比賽還得過第一,是那種站在臺上就自帶光芒的孩子。
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后,他開始了正規的表演訓練。經過多年的科班訓練,他的演技爐火純青。
畢業后,他進入國家話劇院,在話劇舞臺上演各種角色,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角色,豐富多彩。
不過,大多數角色都是配角,相當于是在“跑龍套”。
真正讓他成名的,是1985年的《濟公》。那一年,他52歲,已經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幾十年。
52歲一夜成名,濟公背后的神秘故事
1985年,他等來了人生最重要的機會——出演《濟公》。
當機會找到他時,他壓根不相信。一個毫無名氣的小演員,怎么有資格出演這樣重要的角色?
他甚至想把機會讓給自己的一個學生。但導演堅持認為,這個角色只有他能演好。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其中。劇組給了他新僧袍,他自己把衣服剪了、磨了,看起來又爛又舊。
為了那句經典的"鞋兒破,帽兒破",鞋子就弄得只剩個底,甚至用眉筆把自己牙齒涂得更黑。
拍攝過程中,還發生過一些很神奇的事情。
有一次,導演想要一個濟公操控自然生靈的鏡頭,但那個年代做特效太難了。在休息時,一只蝴蝶突然主動飛來,落在他的扇子上。
意識到這個拍攝的絕佳時機,大家趕緊開工。沒想到這只蝴蝶還挺聽他的"指揮",一直“配合”拍攝。
還有一次是需要拍雨中鏡頭。他剛換好戲服,大雨就傾盆而下,拍攝完成后又恢復晴朗。
這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巧合,讓他深信自己與濟公這個角色有著特殊的緣分。
拍攝結束后,他開始積極行善積德,后來更是正式剃度出家。
91歲的感恩與奉獻
就在所有人以為他會安靜地度過晚年時,2023年的《繁花》讓他再次爆紅。
90歲的他,在劇中飾演老謀深算的"爺叔"。拍攝過程中,他的敬業程度讓劇組所有人都佩服。每天工作強度很大,但他從不叫苦叫累。
有個細節特別打動人:演吃飯的戲時,他總是把肉掰成小塊再吃。
很多人以為是他牙不好,結果他說:"不是,是為了區分角色,爺叔不能像濟公那樣大快朵頤。"
這才是老戲骨,哪怕是一個吃飯的動作,都要琢磨出角色的性格特點。
2024年,他在一次頒獎典禮上說:"你們好幸福啊,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羨慕你們。"
這句話讓在場的年輕明星都紅了眼眶。
今年5月,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入圍名單時,他主動聯系劇組,提出不參與評獎申報。
胡歌說:"這就是游老師。他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就是這樣一直在幫助年輕人!"
即使高齡,他仍然保持對藝術的初心。
年齡從不是限制,真正的藝術家,心中永遠有火,眼中永遠有光。
本文作者 | 小橘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