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7月22日消息,德國政府與商界代表7月21日共同發布一項大規模投資倡議,承諾到2028年在德國投資6310億歐元,以提振經濟和增強競爭力。
該倡議名為“為德國制造”,由西門子、德意志銀行等發起。據德國媒體報道,目前共有包括寶馬、奔馳、大眾、安聯、空客、英偉達等在內的61家企業和投資公司參與。該倡議包括此前已公布的投資項目和超過1000億歐元的新增投資。根據計劃,這些投資將在未來三年內用于新建工廠、科研開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23117604
德國總理默茨當天在柏林表示,這是德國“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投資計劃之一”。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首席執行官尤利婭·布勞內說,該倡議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即政府與企業正攜手合作以推動德國經濟增長。
這項倡議也引發部分政界和學界人士質疑。有觀點認為,若要充分釋放投資潛力、實現經濟振興,關鍵在于政府解決長期存在的結構性改革積壓問題,包括簡化行政程序、改善投資環境等。
過去兩年,德國經濟連續出現負增長。德國政府在今年春季預測報告中下調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預計德國經濟今年將陷入停滯。分析人士認為,長期投資不足導致的基礎設施老化、數字化進程緩慢等問題是拖累德國經濟的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90665395
另據央視新聞,德國贏創工業集團是德國第二大化工產品制造商。該集團首席執行官庫樂滿近日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持續不斷的關稅威脅危害全球經濟發展。由于美國關稅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全球經濟衰退可能將進一步惡化。
庫樂滿表示,此前美國是全球貿易參與者,但現在美國開始只為自己著想。德國不能依賴歐美之間可能達成的關稅協議,因為這種關稅協議無論如何設計,都面臨種種不確定性。庫樂滿稱,對于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歐洲的企業和政界人士應該采取果斷行動,歐洲對“美國優先”的回應必須是“企業優先”。面對當前全球日益激烈的競爭,歐洲需要增強經濟實力和全球競爭力,而不是采取貿易保護手段。歐洲需要務實、迅速、果斷地行動。
德國總理默茨當地時間7月3日在柏林出席一場銀行業會議時表示,歐盟應加快與美國之間的關稅談判進程,盡快達成協議,以避免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
默茨指出,當前歐美關稅爭端對德國多項支柱產業構成威脅,必須爭取“快速而簡明”的解決方案。他強調:“我們現在需要盡快與美方達成一個結果,而不是長時間、復雜、持續數月仍處于談判階段的過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