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相信對于長春市的一對新人來說,是既驚喜又 “驚嚇” 的一天。當天,這對新人滿心歡喜地前往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證,準備開啟人生新的幸福旅程,可拿到手的 “紅本本” 卻讓他們傻了眼。證件封面上赫然寫著 “離婚證” 三個大字!當事人忍不住在視頻中吐槽:“我真服了,婚還沒結呢先給我倆辦離了。” 并在評論區 @了長春市汽開區民政局。
此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紛紛打趣:“第一次見合照的離婚證。” 還有網友調侃道:“你倆離完婚還都是頭婚。” 當然,也有網友表達了對新人的同情,畢竟領證是人生大事,遇到這樣的失誤確實鬧心。更有網友對行政服務的嚴謹性提出了質疑。
隨后,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證件發錯了,我們已經糾正了,也給當事人道歉了,下次一定注意。” 據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周一統一往各個窗口增加新證,當時把離婚證放錯位置,插在了結婚證里頭,工作人員沒注意看證件外皮就蓋了章,導致向當事人發放了錯誤的證件。不過,新人結婚的信息都是正確的,并非業務辦錯,只是用錯了證。發現問題后,工作人員立即收回了錯發的證件作廢處理,并重新向其發放了證件。
這起事件看似是個 “小烏龍”,但折射出的問題卻不容忽視。一方面,結婚證和離婚證均為紅色封面,僅憑肉眼難以區分,容易造成混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在工作流程上缺乏復核機制,工作人員在蓋章、發放證件時未進行二次核對,導致錯誤未被及時發現。
對此,有網友建議,不妨將結婚證和離婚證設計成不同顏色,以便更直觀地區分。也有法律界人士指出,雖然此次事件在發現后及時糾正,未對當事人造成實質性損害,但如果未被及時發現,可能會在未來涉及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問題時引發法律爭議。
這一烏龍事件雖已妥善解決,卻給政務服務領域敲響了警鐘。更深層的問題在于服務意識的缺位。日本區役所辦理婚姻登記時,會安排專員全程引導核對;新加坡婚姻注冊局實行"三查制度":經辦人自查、同事互查、主管抽查。這些成熟經驗表明,建立標準化服務流程比單純強調"工作認真"更可靠。長春這起事件中,如果有簡單的"唱票核對"環節——工作人員在發證前口頭確認"這是您的結婚證",錯誤就能避免。
值得關注的是,這類行政失誤往往存在"寒蟬效應"。不少當事人因擔心影響辦事進度而選擇隱忍,導致問題被系統性低估。建議建立"差錯自愿報告制度",對主動上報的輕微失誤免于追責,從而獲取真實的質量數據。北京市某區試點的"容錯臺賬"顯示,這種正向激勵能使差錯發現率提升40%。
婚姻登記作為政府基礎服務,其質量直接影響公眾對行政效能的認知。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指出,現代科層制的核心價值就是可預期的精確性。當我們為新人送上祝福時,更該用制度確保那本紅色證件承載的,永遠是精準的承諾而非荒誕的誤差。或許有一天,結婚證芯片里存儲的不僅是個人信息,更是整個社會對行政文明的期許。
希望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民政局能以此為契機,加強內部管理,優化工作流程,比如在系統中設置 “結婚 - 離婚” 雙核校驗機制,并建立雙人復核制度,切實提升服務的細致度和嚴謹性,避免類似的低級錯誤再次發生。
畢竟,每一對新人都希望在領證這個重要時刻,感受到的是政務服務的嚴謹與溫度,而不是這樣的 “意外驚喜”。也希望其他地方的婚姻登記部門能引以為戒,真正把對服務對象的尊重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我們相信,真實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更多資訊請關注:藝飛說!
#數碼浪潮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