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領證本應是人生中最甜蜜的時刻之一,然而長春市某民政局近日卻上演了“烏龍”事件——一對新人滿懷期待地去領結婚證,結果拿到手的竟是兩本離婚證。這一荒唐事件迅速沖上熱搜,網友們紛紛調侃:“還沒結婚就離婚了?”
根據2003年10月31日民政部辦公廳關于啟用新式婚姻登記證等問題的通知,新式婚姻登記證分為結婚證、離婚證兩類。新式結婚證、離婚證封面均為棗紅色,結婚證封面燙金,離婚證封面燙銀。
一個燙金一個燙銀,這一設計的初衷不僅在于區(qū)分證件,更隱含著對婚姻嚴肅性的強調。然而,要真正避免“結婚證發(fā)成離婚證”的烏龍事件,僅靠證件設計的區(qū)分還不夠,民政部門還得給結婚儀式感瘋狂加buff,從婚姻登記程序、社會引導及文化氛圍營造等多維度提升婚姻莊重性,從程序上避免工作人員的失誤,也讓每一段婚姻都能始于隆重、歸于責任。
近年來,隨著《婚姻登記條例》修訂和“全國通辦”政策的實施,多地婚姻登記服務不斷創(chuàng)新,從傳統(tǒng)的政務窗口走向景區(qū)、音樂節(jié)、高空觀景臺等特色場景,形成了“婚登+文旅”的新模式,也帶動了“甜蜜經濟”的發(fā)展。
當然,也仍有部分地區(qū)的婚姻登記流程過于簡單,只需提交材料、簽字領證,整個過程可能僅需十幾分鐘,與辦理普通行政手續(xù)無異。而且,不少地方結婚和離婚手續(xù)在同一間辦公室甚至同一個服務窗口辦理,沒有顧及新人的觀感,在流程“絲滑”的情況下也容易鬧出“領錯證”的尷尬。
燙金與燙銀的區(qū)分,是提升婚姻儀式感的一種嘗試,但真正的改變需從程序、文化和社會支持層面綜合發(fā)力,讓每一對新人感受到足夠的莊重與神圣。
現代快報/現代+評論員 槿色涼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