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18日,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7月15日,由中國石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與天津大學共同承辦的第二分會場成功舉辦。分會場以“化工教育與卓越工程師培養”為主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執行董事/院長孫金聲、新疆大學校長馬新賓共同擔任中方主席,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Jarka Glassey擔任外方主席。會議特邀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吳懷春,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孫友宏,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張立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首席專家高雄厚,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曾宏波參會。中國石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副院長王紅巖和天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夏淑倩擔任秘書長并主持會議。84位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師生代表參會,共商化工領域教育現狀與改革趨勢以及國際視野下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路徑。
分會場現場
會上,孫金聲院士致歡迎詞并作主旨報告,他向出席分會場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強調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引領全球工業格局重塑,化工領域正面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教育界與產業界也面臨新的挑戰,希望以本次分會為契機,搭建全球交流平臺,為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會議圍繞跨學科融合與國際化卓越工程師核心素養培育、人才培養工程實踐探索、人工智能賦能化工教育轉型、綠色化工與可持續發展工程教育等方面開展報告交流。在報告環節,孫友宏院士、張立群院士、曾宏波院士以及Jarka Glassey教授分別作主旨報告。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郭哲,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副主席/副理事長Bernd Albert Sachweh,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蘇海佳,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顧學紅,武漢工程大學副校長喻發全,荷蘭特溫特大學教授Boelo Schuur,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教授Zhang Jinzhong等來自國內外學術界、產業界的17位專家作特邀報告。
馬新賓校長與Jarka Glassey教授從產教深度融合實踐模式、卓越工程師培養創新路徑、化工領域前沿技術驅動教育變革等方面進行梳理總結了來自海內外產學研各界專家分享的前沿見解與創新成果。他們指出這些成果不僅是思想碰撞的盛宴,更是凝聚全球化工教育共識的關鍵里程碑,跨學科融合與國際化卓越工程師核心素養培育、化學工程師的終身教育和學習等議題具有國際前沿性,為破解共性難題、共繪發展藍圖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會議搭建了全球化工教育界與產業界智慧的交流平臺,探討了在新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中,如何重塑化工教育體系,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具備卓越創新思維、深厚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術及廣闊國際視野的卓越工程師。同時,會議發起了跨國化工行業、人才培養的合作倡議,繪制了共同推動全球化工教育及卓越工程師培養向更高水平邁進的藍圖。
孫金聲(上)、馬新賓(中)、Jarka Glassey(下)致辭
專家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