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國標準 破曉啟航》發布會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址演播廳舉辦。首個通過中國自主柴油機油標準認證的產品,正式上市。在發布會上,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馬宗立講述了D1標準的核心突破和價值,他表示:“D1標準的誕生,標志著我們在潤滑油領域,首次擁有了基于中國工況、服務中國發動機的自主技術規則,是實現產業鏈安全可控的關鍵一步,也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p>
作為央企“國家隊”,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昆侖潤滑)牽頭這場標準革命。馬宗立介紹,為制定真正適配中國柴油發動機的標準,團隊聯合國內主流車企,在蘭州建立首個自主臺架評價規范,累計采集數千萬公里行車數據、上萬小時臺架數據。
在發布會上,來自一汽、東風、江淮、濰柴動力四家發動機企業代表講述了D1標準實驗的全過程。針對高原重載、夏季爬坡時,發動機內部溫度極高,機油容易變質的問題,用400小時的測試證明D1機油在各種環境下都能保持穩定性能。針對重卡爬坡、變速等高負荷條件下,發動機噴油量大、燃燒不充分,導致煙炱變高,油泥變多的情況,一線團隊在煙炱含量7%的極端工況下反復測試,用事實證明,符合D1標準的機油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仍能保證發動機的高效運轉。
據介紹,發動機潤滑油中國標準開發創新聯盟歷經8年聯合攻關,集結42家單位投入超1億元,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發布我國首個完全自主的D1柴油機油標準體系,成功攻克30余項“卡脖子”技術并完成累計數萬小時臺架試驗,建立團體標準18項、開發4項發動機潤滑油臺架評價方法行業標準、修訂國家標準1項,初步建立了符合性評價體系。打破歐美國家長達數十年的標準及技術壟斷,實現了潤滑油標準體系和潤滑油復合劑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