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深陷“內卷”的背景下,有著六十多年歷史的老牌車企——江淮汽車,給市場帶來了一個“范本”。通過錨定“自主發展與開放合作”,江淮汽車與華為深化合作推出的尊界系列正在成為老牌車企的轉型標桿,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豪華車領域的重要“拼圖”也悄然補齊。
美國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在其著作《基業長青》中指出,偉大的企業之所以能夠永續經營,是因為它們能夠充分堅持核心理念,同時通過不斷創新求變、刺激進步,以實現持續的發展。選擇借力華為的江淮汽車,顯然悟透了這個道理。
事實上,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正處于新能源與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階段,行業格局與企業發展呈現多維度變化。其中,江淮與華為合作的尊界 S800 以百萬級售價進入高端市場,上市首月訂單突破 6500 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資品牌在高端領域的傳統優勢。
豪華車領域破局背后,離不開“自主發展與開放合作”戰略路徑對江淮汽車的指引。在堅持自主發展的同時,公司正持續拓展在新領域、新生態的開放合作。除了與華為的合作外,江淮汽車還與寧德時代等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借力華為賦能,韌性向上生長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動蕩年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當人口、需求、產業和市場環境劇變,傳統模式亟須改變之際,企業前瞻性的戰略視野、變革的決心以及核心能力的提升,將很大程度影響企業的長期增值邏輯以及社會認可。
面對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中國汽車市場,江淮汽車選擇借助華為的賦能實現破局,尊界系列便是該戰略的代表作。
具體來看,江淮汽車2019年與華為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并于今年6月17日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24年12月,世界級尊界超級工廠正式落成。
據悉,尊界S800深度融合華為全棧技術,以途靈龍行平臺、HUAWEI ADS 4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為核心,實現“超機動、超靈活、超舒適、超安全”的駕駛體驗。行業首創后排雙零重力座椅,隱私光幕玻璃支持手勢秒級調光,配合40英寸車規級投影巨幕與全車手勢交互系統,以創新體驗重新定義超豪華標準。
得益于此,首款百萬級旗艦轎車尊界S800于今年5月30日正式發布上市后,首月便大定突破6500臺,目前,市場需求依然旺盛。6月18日,尊界S800正式批量投產。6月26日,先行者計劃開啟交付,大規模交付將于8月中旬開始;后續MPV、SUV車型正加速推進研發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時代的江淮汽車,依舊貫徹著“變革”的思維。早在與華為合作之前,江淮汽車便已開始布局新能源車賽道。
從2016年5月與蔚來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了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到2017年江淮與大眾進入共線生產時代,再到2023年12月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簽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江淮并沒有停止“變革”的步伐。
為了加速破局,江淮汽車在科研方面不留余力。正如江淮汽車在報告中所說,其與華為合作的尊界項目目前尚處于產能爬坡期,為了保障尊界的高水平量產與交付,江淮汽車也在不斷增加項目投入,尤其是在科研創新方面。
“保駕”科研,煥新尊界發展源動力
《技術的本質》一書表示,“技術的進化機制就是‘組合進化’。如果新的技術會帶來更多的新技術,那么一旦元素的數目超過了一定的閾值,可能的組合機會的數量就會爆炸性地增長。有些技術甚至以指數模式增長。”
為了達到“組合進化”的目的,江淮汽車一直將科研創新視作轉型路上的重要一環。以尊界系列為例,在研發端,凝聚起全球頂尖的人才隊伍,為尊界專門組建了超5000人的研發與交付團隊,成立了尊界上海研發中心。
同時,江淮汽車還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等頂尖高校建立深度產學研合作機制,與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團隊在新型材料、智能駕駛、電磁安全等領域展開前沿技術攻關,為尊界品牌科技賦能。其中,江淮汽車還與鐘志華、李亞棟等院士團隊深化合作,深度布局人工智能、后處理等前沿賽道。
在制造端,江淮汽車與華為聯手打造了集數字化研發、綠色低碳智造、品牌體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世界級標桿智能工廠——尊界超級工廠。
該工廠基于華為iDME工業數據模型驅動引擎技術,在數字世界再造一座尊界工廠,每秒采集實體工廠30萬條數據,特別是焊裝與涂裝環節,達到行業最大的數字孿生水平。通過大數據持續優化迭代工廠的生產流程與工藝經驗,實現常造常新、自我進化。
在供應鏈端,江淮汽車與220多家全球一流供應鏈伙伴結成“品質同盟”,合力長板,共創共贏,為用戶創造極致的品質和體驗。
同時,江淮汽車不斷深化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和戰略互信,聯合攻堅關鍵技術、前沿技術,共研共創新架構、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等,攜手勇闖超豪華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無人區。持續完善供應鏈質量管理流程,下探質量深度,建立了二三級供應鏈質量管理與追溯機制,同時鼓勵二三級供應鏈伙伴積極參與尊界產品質量改進活動,共同攻克技術、質量難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技術創新和品質保障能力。
科研邊界不斷外拓的背后,是江淮汽車真金白銀的支持,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車研發投入超20億元,同比增加33.74%,持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正是得益于江淮汽車對科技力的重視,公司喜獲頗多技術碩果。其自主構建的江淮DHE155發動機平臺憑借46.4%的極致熱效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為目前國內3L以下最高熱效率的柴油動力;實現自主智能的協同控制,構建行業首個自主智能安全體系。
登山者的遠見和定力
或許正是得益于大刀闊斧的變革戰略,資本市場也對江淮汽車的發展成果給予了積極的認可。
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車股價增長3.92%。自上市以來,江淮汽車累計漲幅達556.5%。東吳證券、信達證券、中航證券、國信證券等在上半年也紛紛給予增持或買入評級。
此外,2025年6月,全球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凱度(Kantar)與谷歌(Google)聯合發布《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江淮汽車再度入選,連續五年躋身這一國際品牌價值標桿榜單。在本次全品類品牌榜單中,江淮汽車位列第28位,較2024年上升3個名次;在汽車品牌細分榜單中排名第五,較去年提升1位。
基于DEFINE平臺的兩款原型車“超級轎跑DEFINE-S”“智能輕旅SUV DEFINE-X”更是獲得2025年度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這是繼2024年“技術愿景概念車”摘得該獎項后,江淮汽車再獲全球工業設計權威認可,彰顯了其以全球化視野推進智能新能源戰略的深厚實力。
國際品牌排名提升以及屢獲國際大獎,也進一步助推了江淮汽車的全球化戰略。具體來看,今年4月,江淮汽車與塔什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合資合作協議,開展江淮汽車旗下整車的地產化組裝、汽車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業務。
今年6月,JAC RF8全球車海外首發暨交付儀式舉行,標志著RF8在拉美地區的首批訂單交付;同月,120臺安凱新能源客車整齊列陣,發往中亞腹地——吉爾吉斯斯坦,一舉創下了出口吉爾吉斯斯坦最大電動公交訂單紀錄。
市場的認可也體現在了江淮汽車的業績報表上,根據江淮汽車發布銷量數據,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車銷量為19.06萬輛。商用車穩固規模和行業地位。輕卡全面布局純電、混動、氫燃料的技術路線,新能源輕卡銷量超9200臺,同比增長46%;皮卡強化國內外聯動,累計銷量3.3萬輛,同比增長15%;重卡累計交付新能源產品超2800臺,同比增長超18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