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車徹底關閉在華最后一家發動機合資廠。
這家日本老牌車企7月22日突然宣布終止與沈陽航天三菱合作。 這意味著三菱完全退出中國汽車生產領域。
從整車組裝到核心零部件供應,三菱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1997年成立的沈陽航天三菱曾是國產車"心臟"供應商。 巔峰時期每三臺國產車就有一臺用三菱發動機。
技術老本吃不動了,電動化浪潮來得太猛。
三菱在華銷量從2018年10萬輛暴跌至去年3萬輛。 長沙工廠被廣汽1元收購的場面還歷歷在目。 這次連看家本領發動機業務都保不住。
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的當口,傳統燃油車技術突然不香了。 三菱的4G6系列發動機曾養活眾泰、獵豹等自主品牌。 現在這些車企要么轉型要么倒閉。
沈陽工廠已經火速改名"國擎動力"。
新股東北京賽苜科技背景值得玩味。 日系車在中國市場集體遇冷不是偶然。
豐田還在咬牙堅持,本田日產大幅收縮。 三菱直接選擇"躺平"撤離。 電動化轉型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
三菱去年研發投入還不到比亞迪十分之一。
雷諾-日產聯盟的內耗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最慘的是那些依賴三菱發動機的小廠。 突然被掐斷供應鏈該如何自救?
跨國車企在華發展模式面臨嚴峻考驗。 技術封鎖與市場換技術都行不通了。 連發動機都造不好的新勢力反而活得滋潤。
這個魔幻現實說明什么? 三菱撤離留下的市場空白誰來填補?
長安藍鯨、奇瑞鯤鵬能抓住機會嗎? 外資車企要明白中國不再是技術洼地。
本土創新與全球戰略如何平衡? 三菱的教訓給所有傳統車企敲響警鐘。 電動化不是簡單更換動力總成。
整個研發體系都要推倒重來。
你看懂這個汽車業大變局了嗎?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