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通訊員 葉嘉宇 蔡心怡 報道)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培養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2025年7月16日,武昌理工學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于大河鎮太山村開展了一堂以“多元的我”為主題的健康幸福課。此課程通過互動游戲、視頻賞析等形式,共同探討了身份的多重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課程伊始,“是我我就拍拍手”的游戲迅速點燃了課堂氛圍。隨著不同場景的切換,孩子們快速反應,準確識別自己在學校、家庭、公共場所等不同環境中的多重身份。許多同學在活動后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系統地思考自己擁有如此豐富的身份角色。一位同學在課后感言中寫道:“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么復雜的個體,這讓我對自我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隨后,動畫視頻《你看起來好可怕》的賞析環節引發了深刻思考。通過分析鱷魚和兔子的主要身份與次要身份,同學們認識到不能僅憑單一身份評判他人。這種認知的轉變在隨后的課堂討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孩子們開始嘗試從多角度理解他人的行為。課程特別設置了“抗疫英雄的多重身份”討論環節。當了解到醫護人員不僅是治病救人的天使,還是父母、子女等多重身份時,孩子們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一位同學在心得中寫道:“他們放下自己的小家來保護大家,這種犧牲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課程最后,老師布置了繪制“四格漫畫”的實踐作業,要求學生用畫筆展現自己的四個重要身份。從孩子們的作品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自我身份的理解已經超越了簡單的角色認知,開始思考不同身份背后的責任與意義。
此次課程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身份的多重性,學會從多角度理解自我和他人,有效培養了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未來,武昌理工學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將持續開展此類特色課程,共同助力鄉村兒童在認知發展、人際交往等多方面獲得全面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