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我國人社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今年上半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匯報,也公布了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在提及的諸多工作內容中,民眾最關心的事情之一,想必就是關于養老金調整的事情。
而這場發布會,也帶來了關于養老金調整的2大好消息。
人到晚年,過好生活的一個重要保證,就是國家發放的養老金。
現如今早已經告別了養兒防老的時代,大部分退休人員的日常開銷,依靠的就是手里面的養老金。
所以養老金必須要保證,能夠滿足退休人員生活的基本開銷。
客觀上看,我國如今已經邁入老齡化時代,年輕人少了,老年人多了,也就是說,交養老金的人少了,領養老金的人多了,這勢必會造成養老金體系壓力的增加。
但為了讓退休人員老有所依,我國的養老金標準還是連年上漲,雖說養老金上漲是一件好事,可不少人卻認為,上漲的標準應該改變。
比如說7月10日,人社部公布了今年的養老金的上調標準,比2024年提高2%。
但要知道2%是一個總賬,有人的養老金漲幅能達到甚至超過這個水平,有人卻可能達不到。
而這主要是因為,我國養老金的調整,主要與三個方面掛鉤:
其中定額調整的意思是,大家無論工齡長短、養老金水平高低,都按照當地規定的統一標準去調整,如果說某地區規定定額調整為40元,那么所有人都上漲40元。
而掛鉤調整的意思,是指養老金上漲的幅度,會和一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長多、金額多少去調整,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多繳多得。
但近年來出現了很多聲音,認為有的人原本養老金就很高,如果再按掛鉤調整很不公平。
那么如何讓低收入群體的養老金上漲更多,又不影響多繳多得的原則呢,這就是傾斜調整該發揮的作用。
7月22日,人社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已經明確,今年的要向養老金低水平群體傾斜,而且是重點傾斜。
不過至于具體的標準,可能還要等待一段時間,等各地去制定具體的方案細則。
7月10日,人社部已經公布了養老金的調整方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各地制定出具體的方案報批,明確具體的上調時間和人員。
截止目前為止,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半個月,各地的具體方案尚未出爐,但相信應該也快了。
另外7月22日的發布會中,還提到了另外一條重要消息,人社部明確表態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有保,也就是說,養老金發放的不光要及時,而且還要足額發放。
隨著老齡化時代到來,領養老金的人在增多,交養老金的人卻在減少,會不會出現入不敷出,發不下來的情況呢?
答案很明確:不會。
2024年,全國繳納的養老基金總額為7.5萬億,發放總額6.8萬億,收入要比支出還多出7000億,所以足額及時發放養老金的確是有保障的。
而且在7月10日方案公布后,已經有地區能查詢上漲金額,甚至是已經補發了上漲金額,還有網友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具體漲幅。
由此來看,全國各地的具體調整方案,應該都快要與大家見面了,那么你對養老金這件事還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