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17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分鐘
平常心看教育,豁達心看人生,將教育看作自己的事業,用理想編織教育的天空,用教育實踐實現燦爛人生。
作者丨梁好
來源丨政理實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最高管理者,負責管理學校的各項事務,對學校的發展有著重大責任。優秀的校長,要具有非凡的氣度、卓越的管理能力、突出的才華學養、超強的磁性與氣場。要成為優秀的校長,筆者認為,校長應具有足夠的高度、深度與寬度。
總攬全局的高度
俗話說,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的高度決定著學校的高度,校長的能力決定著學校的發展前景。
總體來說,校長應當具有把控全局的能力,占有總攬全局的高度。校長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引領學校穩步發展,才能妥善安排學校的各項事務,推動學校有機體的高效運轉。
總攬全局的高度并不是依靠權力的中心與絕對權威,而是以校長的威望與人格魅力把控全局,以思想的高度引領方向。
總攬全局的高度,需要校長具有立足全局的意識,要站在領導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謀劃前景、出臺政策、研究措施;
總攬全局的高度,需要校長具有思想的高度,要積極從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向思想引領者的角色轉變,通過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引學校的改革發展方向,規范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行為;
總攬全局的高度,需要校長具有統籌協調的能力,正確對待學校組織結構不同層面的關系,妥善處理機制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使全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各盡其才、各盡其用,實現其最大化的發展。
洞悉明理的深度
思想力決定行動力,思想力決定教育力。當前,國家大力提倡教育家辦學,實質上就是為一批對教育有著博愛的情懷以及深刻理解的教育專家提供實踐的土壤,讓其在自己的實驗田里,釋放教育思想的能量,讓師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與快樂。
因而,校長要具有洞悉明理的教育深度。洞悉明理的深度,要求校長對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要準確把握教育規律、熟悉人才成長規律、把握青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并且對教育規律與學生成長規律有著深度的研究,能夠與教育管理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成為學校管理的基本出發點。唯有這樣的深度教育才有可能不會走偏,不被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所左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育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洞悉明理的深度,要求校長具有獨特的教育思想與見解,能夠在教育實踐中確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創生自己的理論體系、完成自己的教育研究、收獲自己的教育成果。
洞悉明理的深度,還要求校長具有反思的意識與自我修正的能力。校長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能在教育的細微處找到育人的最佳結合點,探索科學高效的教育,實現教育管理的最優化。
海納百川的寬度
管理是藝術也是科學,更重要的還是“人學”。校長的管理施向于人,管理的是教師,服務的是學生,校長每天面對的是具有獨特個性的生命體,每一位師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愛好、思想、優勢與弱項。如何充分發掘每一位教師的潛力,釋放其足夠的能力,促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應當是校長的職責與使命。面對這些個性差異的生命體,校長應當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度。
所謂寬度,指的是一種包容力,這種包容力要求校長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教師。教師的知識水平、學歷程度、素質能力存在差異,校長對此要承認差異,讓優者更優,讓后進者迎頭趕上,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感受到充分的尊重與理解、感受到校長的關愛與信任。
這種包容力要求校長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為拔尖的人才,但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實現最好的“自己”,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高度、都能在自己的專長領域獲得足夠的發展,從而為自己的未來人生謀求足夠的基礎。校長要以自己的包容之心,為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選擇,助推他們的個性化發展。
這種包容力要求校長理性地對待教育中的人與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常心看教育,豁達心看人生,將教育看作自己的事業,用理想編織教育的天空,用教育實踐實現燦爛人生。
1
1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政理實
編輯丨智庫君
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